昨天到上海,开了十几个小时,实在不想动了 —— 有些事情必须到公司,所以今天中午慢慢悠悠陪家主吃过饭之后,拿了车钥匙笃悠悠地到了公司。看到桌上的机械键盘,突然想起这两天我的电脑键盘 “ 回退键 ” 似乎不怎么顺畅,就上了淘宝开始搜 “ 可折叠蓝牙键盘 ” 。
我没理他,因为“文具多”不见得是为了成为学霸啊——所谓学霸,不过就是符合某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嘛—— 收集文具也可以很有乐趣 。
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家伙有很多,我尤其喜欢张岱。
张岱
张岱的《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我都很喜欢,虽然完整地背下来的段落有限,但有一段对于他自己“一事无成”的描述,却深得我心: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 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
你看,这些“不成”里面没有半点愧疚,似乎合该如此。这家伙怎么自洽的呢?你要看他另外一段话:
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他这一辈子,按明末清初的标准可以说是 无财无势,甚至晚景凄凉 ,可他还是自洽,还是理直气壮,就仗着这后面这一段话,这一句“ 人无癖不可与交 ”。
张岱生于豪富之家,祖上三代进士,他却像贾宝玉一样是个纨绔子弟,他在《自为墓志铭》里这么说: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 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 橘虐,书蠹诗魔。
这一段写得又短又快,风韵雅致,自然坦荡但不失文人气,就是因为他那一口“人无癖不可与交”的真气。 你能想到他写这一段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疾病缠身了吗?
张岱年轻的时候放弃功名,老年的时候更是潦倒,可他一辈子有趣,写画唱吃游,活得热热闹闹。可是要跟他同时代的江南文士来说,可能张岱不如史可法那么壮烈,也不如吴梅村那么知名。
按当年的价值观,你可以说他一事无成,但是他真的没有虚度。正因为没有虚度,反倒在几百年之后,有很多追随者,史景迁 (Jonathan D. Spence) 先生在耶鲁研究中国,为张岱专门写了《前朝梦忆:张岱的浮华与苍凉》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Late Ming Man) ——显然,吴梅村和史可法都没有这个待遇。
公认的价值
主流价值观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当年姚士麟写《见只编》,为了烘托海瑞高大的形象,特意写了一段海瑞跟五岁的女儿之间的互动。
有一天海瑞发现女儿正在吃饼,问从哪里来。女儿说是隔壁哥哥给的,海瑞便大怒,说女子不可以接受男子的食物——只有你饿死才能保全名节了。于是他女儿真的就从此不吃饭了,家人百般劝说都无用,最后真的在七天之后饿死了。
这事儿不仅仅是姚士麟这么编,周亮工《书影》也跟着这么写,晚清的俞樾 (俞平伯先生的曾祖父) 《茶香室续钞》也提到过。《见只编》编得太过分了,海瑞不近人情乱说话也就罢了,五岁的女孩子能这么配合封建礼教,完全不符合人性——只能说当时拍马屁的手段也很过分。
可问题在于,几百年之后这种胡编乱造最后就变成了海瑞的罪状,我记得罗振宇有一次讲到过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没有做好功课,反正换了个视角,说是海瑞硬生生不让女儿吃饭,最后让五岁的孩子饿死了。
几百年前的马屁,到几百年之后就变成了回旋镖,而且特别瓷实的那种回旋镖。
时代不断变换,主流的价值可能也沧海桑田,所以我们在价值观上面只要“对齐”就好,没必要太较真儿。
只有“有趣”这个标准,在张岱那里,在李渔那里,在袁枚那里,好像行得通,而且不担心被几百年之后的人们攻讦。
有趣
王小波写过一本《沉默的大多数》,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所谓文学,在我看来就是:先把文章写好看了再说,别的就管他妈的。”接着他似乎有点不自信,说:“除了文学,我想不到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接受我的古怪想法。赖在文学上,可以给自己在圈子中找到一个立足点。”
我以为他说的“好看”,就是“有趣”。
王小波在1997年去世,我那时候刚刚上大学不久,如饥似渴地读他的小说,就因为有趣。《黄金时代》我觉得过于沉重,《青铜时代》写得实在是太有趣了,哪怕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也都能读得完。而《追忆似水年华》这样的小说,对我来说跟黑格尔的《小逻辑》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样,都只能作为催眠读物使用。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接受王小波的观点,甚至认为这个观点超出文学范围之外——可能是三十年过去了,时代又进步了吧。今天如果一个人无趣的话,好像在哪里都施展不开,至少我的人生经验就是如此。
@小圃 、 @Jason 、 @Ryan 和我,四个人搞的这小小的一摊子生意,完全靠“拾颜”的产品能打吗?当然有产品靠谱的成分,但是更多的还是因为有趣啊。你看看最近 @小圃 他们搞的小活动,看看我们产品背后的思考和故事,都是因为“有趣”啊。
回到键盘和文具上。
说实话,我真正热爱上化学,是因为我买了一个卡西欧的可编程计算器——当年那是非常少见的高级货。当时我参加化学竞赛,需要有一些编程的东西,于是我费了很多口舌,我爸妈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获得这个宝贝。我为了实验这个宝贝的各种功能,把理论化学的很多东西都提前研究了一遍,于是我就在后面的考试里有了优势——你知道,学习是有马太效应的,我后来选择化学工程,跟这个文具带给我的欢乐脱不了干系。
所以,有趣是可以成为生产力的,也让我们有了成为学霸的可能。
但是,哪怕不成为学霸,有趣也可以自洽,也可以让我们开心。
再引用一次《沉默的大多数》里面的话:“虽然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仍可以在幸福和不幸之中做选择。”如果我们坚持做一个有趣的人,那么哪怕不如意事常八九,我们仍然可以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