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最没有年味。
既没有下雪,还不能串门拜年。
为了躲避这该死的新冠武汉肺炎,窝在家里,像猪一样,吃了睡睡了吃。
当然,比猪还是高级那么一丢丢。
猪是饿了只知道使劲叫唤,而我,还是自己做饭菜,不但给自己做,还连家人的一起做。
我这么说有点自夸了。
事实上,我差不多只做了自己和老婆的,儿子和女儿跟我们口味有代沟。
我们认为好吃的美食,他们不认可,说难吃得比武汉肺炎还可怕,他们宁肯吃方便面。
方便面吃腻了,就拌着老干妈和一元一包的小麻辣下饭,反正就是不粘我们的腊肉腊鱼腊香肠霉豆腐。
而且,连吃饭的时间都不同档,他们吃他们的,我们吃我们的。
用我们古老的洞口话来说,就是“锅保锅diang保diang”
切,还没有这么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只能用拼音了,可能只有上了年纪的正宗洞口人才能听明白。
从初一到现在,基本都是这么过。
为了更详尽一点的描述我们宅在家里的细节,就以今天为例,说一说这一天我们家里从早到晚的情况。
今天是2020年大年初十。
早上6点50,老婆在床上大声喊叫:一崽,起床了,快点起床读英语,你们班上的同学家长好多都已经在群里发视频了。
后面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复杂,必须得详细解释一下。
儿子在一中读高二,年前放寒假的第一天,准备好好睡个懒觉。
没想到早上7点,他们班主任就在家长群里发通知,要求家长监督孩子按学习计划进行,7点起床读英语。
并且还要求家长把孩子读书的视频发出来,有一个视频里学生读书没有声音,也被班主任提及出来。
遇上这么负责任的班主任,在假期里仍然这么尽心尽力,且是没有任何回报,作为家长如果再不配合,也实在是无地自容了。
老婆把儿子喊起来读英语,拍了视频发到群里,又回到床上,披了衣服半躺着,先刷了一段时间的微信,然后开始在手机里打牌。
我是被老婆喊儿子起床的时候吵醒的。
醒了之后蜷在被窝里刷手机,先看了几个平常经常浏览的微信群消息,当然,最重要的是看当天官方统计疫情确诊、疑似以及死亡的数据。
最最重要的是要看湖南、邵阳和咱们大洞口的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数据,了解一下是洞口哪里人,认不认识。
然后再看各种各样的官方和非官方、国内和国际的消息。
接着浏览群里的一些网友评论和各种视频。
太多了,从前面看到后面,消息不断更新增多,又从后面返回到前面,既讨厌那些垃圾谣言之类的,又怕漏掉任何有价值的真实消息。
毕竟,这可能跟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相关。
看着看着,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再次醒来已经是9点半,又继续刷手机里的各种消息。
老婆还是在手机上打牌。
我催她起床做早餐,她反过来催我,互相催促着,谁也没动。
儿子在客厅可能读完书做了段时间的作业,也在玩手机了。
女儿还在睡懒觉。
这个早晨就是这样。在全国都在被一种叫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的当下,一个普通家庭真实而无聊的早晨。
十点半,我和老婆以猜拳的方式先后起床,然后喊女儿起床。
喊了一次,不起;又喊了一次,还是不起;最后叫儿子拿个锅盖在她耳边使劲敲,“嘭嘭嘭。。。。。。”
一家人洗漱完毕,然后分成两个小分队,各忙各的早餐。
十二点前,一家人终于把早餐完成。
我吃甜酒加糍粑,老婆吃甜酒加煎糍粑,儿子和女儿泡的方便面。
吃完早餐,一家人在坐着烤电火,还是看手机,沉浸在自我世界里,谁也不理睬谁。
我其实是想写文章的,可人完全被手机绑架了,总想着等一下写等一下写。
一下子就拖到了下午两点多。
肚子有点饿了,做中餐。
中餐是我一个人的任务。
因为两代人胃口上的代沟,我必须想方设法做一个两孩子喜欢吃的菜。尽管我已经很努力了,但把菜端上桌子之后,两个年轻人看了一眼,双双摇了摇头。
女儿自己动手,又去做一个属于他们的菜。
我们先吃,他们后吃,一家四口,吃饭的时候,还都是在刷着手机。
吃完饭多半是我捡碗,老婆洗碗。
这一点必须说明,洗碗的工作一直是老婆在做。
吃完中饭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然后全家人继续刷手机,儿子溜到电脑前打游戏去了。
就这么到天黑。
我们村里的设卡检测点。
晚上7点多,肚子有点饿,又好像不是太饿,要不要做晚餐呢,征求全家人的意见。
最后决定:虽然不是太饿,还是要吃一点。
可是,做什么吃呢?
问老婆,老婆说,你看着办。
问女儿,女儿说,不知道,我吃不吃无所谓。
问儿子,儿子说随便。
跟没问一样,问题最后还是落在我身上。
我煮了饭,三杯米。多了可以剩,但不可以少,不能吃到最后肚子还是饿的,那就失去了吃饭的意义。
晚餐没中餐那么正式,煎五个鸡蛋,和辣椒猪肉一起炒,农家一碗香,基本全家人都接受。另外再炒个白菜。
吃完饭8点多了,全家人继续烤火刷手机。
微信群二维码大全 微信福利群二维码 明星微信二维码 投资微信群二维码 个人微信号 宝妈微信群 微信群二维码 微信群大全 公众号 微信号 微信群
儿子和女儿看完手机,又打闹了一会儿。

十一点,睡觉。
除了儿子是真睡,我和老婆在床上还是刷手机。女儿在房里,也是半躺着刷手机。
这就是我们宅家的一天,除了购置食物和生活必需用品,基本没有出家门,既有些无聊和憋闷,也有快乐和幸福。
但是,通过网络,我深知道武汉肺炎疫情的严重和恐惧,知道疫情中心很多感染者在遭受着生与死的痛苦,知道无数的医务工作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正在以生命的代价,异常辛苦的工作。
这场灾难终究会过去,但却会在历史上留下非常沉重的一笔。
一些人会被颂扬,一些人会被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