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一。
你选择大学的时候都考虑了些什么?
都说大学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然而你可曾考虑过在一个怎样的城市,迎接这个起点?
前几天接到一位高中朋友的电话,她用掺满了无奈的语气抱怨着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多么偏僻。
听完她说从校门到市区的一个小时“煎熬”的车程里,我总结了最令朋友苦闷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学校处在僻静的郊区,使得她找不到乐观生活的心态。
嘿~你有野心吗?来听歌吧。
来自霜子希
00:0003:40
收录于话题
#薛之谦-野心
1个
我只是笑着应和她,随后,才想到了一些话来安慰她,也想到了一些事来宽慰自己。
“唉呀,那我岂不是更糟糕咯?你所在的城市范围内是郊区,而我这里在中国版图内都是‘郊区’呢!”
我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话中,有掺杂不适宜的夸张成分。
这么说吧,当你在网购时,店家总会注明几个实在无法包邮的偏远省份,恰巧我正身处其中一个。
此外,由于大学攻读的专业,我要体会网购五年内,都享受不到包邮的悲伤。
图片
二。
虽如此,但我对朋友的观点,并不报以认同。你也可能会有同样的疑惑:学校处于郊区和生活态度有何关系?
这样,请你回忆一下高中时代在考卷答完后,是不是会经常地发呆看着窗外的天空,脑海里想象着青春小说和校园电影里面,构筑过的大学生活。
中学时,身边常有不少女生凑在一起,手舞足蹈地描绘着自己离开各种残酷的考试后,将会如何光鲜亮丽地成为大学校园的“靓丽风景”。
将会如何赋予生活应该具备的张扬与激情,这是无数模拟考之间可爱又可笑的忙里偷闲。
这样就不难理解朋友的想法了。
或许在她看来,地处“荒郊野外”的校区,对她观赏市中心夜晚闪烁的霓虹灯造成多么地不利。
没有深夜酒吧的香槟和繁华夜市,算什么当代的生活;没有三五好友在商场和歌厅放飞自我,都不算体会过年轻人的快乐!
闲暇时好友举杯欢唱,假日里追随明星巡演,朋友圈各类时尚街拍......当时的我又何尝不向往这些呢?
我想了想,自己连包邮都无法享受的地域。
算了,不敢想了。
然而当我注视着学校往西方向,充满着西部野性的荒山,看着因为海拔高度似乎离我更近的月亮,似乎感觉也没什么抱怨和遗憾的呢。
支持我在这里坦然自嘲的,正是朋友最近丢掉的乐观心态。毕竟把自己送到“郊区来”的人,正是自己。
图片
二。
填报高考志愿时,我面临的选项很明确:是选择留在东部发达的省份,就读于离家近的优秀一本,亦或是选择奔赴偏远的省份就读于政府照顾性名牌大学。
家里搬来了各路专家劝阻我,核心内容是揭露这些所谓名牌学校的真实教学质量。
顺便拿高原反应和恶劣气候,造成的健康损害“恐吓”我,更有甚者,一脸笃定地预判了,我大学几年内的心态崩坏历程。
我还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后佯装醍醐灌顶状,然后走回房间,若无其事地听从本心,填写完志愿报名表。
然后稳稳地点击了“确定”键,我现在依旧清楚记得,我注视那张电子图表的眼神,是那么清澈而坚定。
你肯定要问我,在重重劝阻面前,我真的毫无思想斗争吗?不,不是的,好在我找到了产生矛盾的核心问题:
在更熟悉的环境里,真的会生活得更舒适吗?
充满了未知的环境一定不会适应吗?
人们眼中的不利因素真的一定对自己不利吗?
为什么我会这么向往具有挑战的环境?
这让我不禁回忆起多年前,初中毕业时面临的选择,仿佛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当时的选项也是两个:在居住城市进入当地最好中学的重点班,或是到几百里外陌生城市进入普通班。
综合长辈们笃定的判断,大家都认为留在当地自然好处多多:不仅可以进入优质班级,家庭还可以分担紧张学习中的生活压力,亲人朋友围绕身边随时解忧答惑等。
然而,我还是逼着父亲,去交了远方学校的报名费,理由坚定又荒唐:它离得远,我喜欢。
现在想来,这大概是一种无法随着年龄增长,而衰减的冒险精神吧!
四。
如果你不愿意冒着种不寻常的风险,你将不得不满足于平凡。——美国成功学创始人吉姆·罗恩
罗恩的这句话,无疑在他研究的商业领域极具撼动力。
可是转念想来,由我这等普通人选择,主动舍弃触手可及的舒适,去迎接未知的冒险,也真是足够自己骄傲很久了。
“距离”之于我,不再单纯是空间上离家乡有多远,它更意味着,离自己生活惯了的环境差距有多大。
坐老式火车一路向西,看着沿路的山坡,由绿意盎然变为怪石嶙峋;
看着流淌的河水里,那股属于边境的野性渐浓郁,那种属于西部的力量渐坚韧;
看着两畔的房舍的结构,由司空见惯变得有趣怪异。
入学报到路上的我,感觉一路都是未知馈赠的惊喜。
曾喜欢这样跟朋友打趣:我要是就近读大学,往后几年听的还是同一地方口音的方言,吃的还是同一口味的饭菜。
但是我就是想去那遥远的地方,听点不一样的调,吃点没吃过的菜,尝尝鲜。
很喜欢奥巴马说句的那句话:我们并没有对未来感到恐惧,我们来这里是为了塑造它。
能在不一样的地方读书,怎不算幸运呢?
我将其视作学问和阅历双收的美差,这些地方,若不是出自心血来潮的旅行,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跑那么远吧。
然后几年后,我回到家乡,走入城市中心,在朋友幻想的那些举杯欢聚的场合。
或许还可以骄傲地说出:我不光看过难得的景色,我还自在地学完了不少东西。
最自豪的可不只是一张毕业证书,还有满满一肚子有趣的谈资。
图片
作者:热爱写作的在读医学生,受余华冯唐等作家的启迪,想成为一群白大褂里最会写文章的那一个。读书在青海,行游在各地。希望我的文字可以触动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