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世界里,雌雄外形不太容易分辨。《木兰诗》中,形容兔子只有被人提起双耳之时,可以通过蹬腿与眯眼辨别出雌雄,但将兔子放下奔跑之后,就很难分清楚谁是公谁是母了。这就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猫科动物里,狮子是一种另类,雌雄个体外观有明显的特征,母狮子没有鬃毛,而公狮子却拥有一头长而浓密的鬃毛,远远望去,雌雄立辨。如果老虎像人类这样,男性留长头发,隆起胸脯,身着女装,脚蹬高跟,就可以雌雄莫辨是不可能的。
动物学家对狮子这种独特的“雌雄两态”现象产生了研究兴趣,研究自然是从雄狮那一头稠密威武的鬃毛开始的。19世纪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首先认为,鬃毛的存在是狮子种族“性选择”的结果。何谓性选择?意即一种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为了最大效率繁殖后代而演绎的生理结果。比如与人类最近的猩猩,没有进化为人类,毛发也是原因之一。猩猩既能直立也能四肢奔跑,外出觅食兼顾带着孩子,就必须保留长毛,使孩子能抓住背上的长毛,避免摔下。而雌性裸猿因为退掉了长毛,外出觅食必须双手抱着孩子,无法兼顾,自然就出现雄性外出觅食,雌性在家照顾小孩的分工。
图片
性选择也是生殖竞争的结果,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雄狮属于群居动物,一个狮群中不会只有一头雄狮,当雄狮多的时候,只有一头或者数头凶猛者胜出,赢得与雌性狮子的交配权,这样雄狮繁衍的后代自然也传承了健康基因,狮子如此,其他动物也是如此。
赢得交配权导致生殖战争,达尔文认为战争中的雄狮在打斗之中,为了保护脖颈关键部位不被对手撕咬,于是进化成浓稠的鬃毛,鬃毛是性选择的观点就流传至今。一些动物学家为了验证此观点的正确性,尝试剃光一头雄狮霸主的鬃毛,放在其它雄性狮群之中,看这头霸主是否还能赢得胜利实验,可是该实验毕竟太困难,没有人尝试成功。
剃光狮子鬃毛的实验没人做,但却有人制作了4只与真狮子尺寸一样的假雄狮,这4只假雄狮分为两组,一组鬃毛长短稀稠不同,颜色一样;一组颜色不同,长短稀稠一样。实验者将两组玩具狮子置放非洲大草原,远距离观察真狮子看见玩具后的反应。摄像发现:一些雌狮更容易被颜色更深,鬃毛更长更稠的玩具雄狮吸引;一些真雄狮不敢接近这类玩具雄狮,转而攻击鬃毛稀短,颜色淡浅的玩具雄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