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做养发,也可以文化自信—欧阳叶萍

做养发,也可以文化自信—欧阳叶萍

作者:   来源:  热度:2621  时间:2022-09-21
做养发,也可以文化自信!------ 读《头发的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佛山大良丽景花园博士园欧阳叶萍 从事养发行业十余年了,从小白到同事顾客认可的专业自信,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成长的

做养发,也可以文化自信!------
读《头发的十万个为什么》有感
佛山大良丽景花园博士园欧阳叶萍


从事养发行业十余年了,从小白到同事顾客认可的专业自信,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

入行之初,学习关于头发的知识来源于模仿店里同事跟顾客怎讲解的,再后来是公司老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公司的教材资料。

时间久了后,觉得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满足顾客提出的问题,就开始借助度娘,各个关于头发养生的公众号,最熟悉的,收获最大的当然是朱老师的《养发养生养颜》公众号了。除了来自网络的知识,自己还购买了一些国内外关于头发的书籍,比如《自己的头发自己救》、《头发》、当初最厚的一本《毛发学》还是购买二手的,很专业读起来费点劲,还有其他一些不太记得的书本了。

 

朱老师的这本《头发的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马上下单了几本,一到手就读了两遍,里面的文章虽然大多在朱老师公众号阅读过,但书本与网络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体验。所谓书香一缕,墨韵沁心,与手机上的快餐式阅读相比,更能让人沉下心来。

手上的纸质书籍,翻看到重点内容,可以直接用圆珠笔涂抹重点,还可以随意书写感想,然后告诉员工,直接背重点。面对顾客提问,还可以 把书拿给对方看,不仅解答了顾客想问的问题,还可以让顾客在服务过程中,自己根据目录,找到相应感兴趣的文章阅读,哇塞,这个书太实用了。

 

对自己感悟最深的是:平常发朋友圈基本上是产品广告,推广软文,店面氛围展示,成交展示,团建活动分享等……总觉得内涵不够,一遇到好一点的软文,一刷圈,满屏都是复制粘贴。

 

《头发的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关于头发的故事,诗词,典故,让我太喜欢了,把这些诗词典故在朋友圈一分享,再加上自己的心得感悟。瞬间觉得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变得非常的有趣,有内涵,还能搬很多关于头发的古典故事用自己的方式给顾客听,他们也会觉得很有意思,从此有多一份话题和谈资,讲到兴奋处时,都抢着要看这本书!

 

比如苏武《留别妻》中“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因为这句诗我还特意百度了整首诗,了解到结发夫妻的的由来,给护理的顾客讲到这首诗的时候,直接联想到店里面好多顾客是夫妻双双来护理,夫妻俩一边护理,一边用家乡话聊天,使我感觉店里的氛围都好和谐好有爱,这份工作都变得好有意义。自己回家跟孩子聊天是乘机还可以让孩子学多一首诗。

 

书中还有一个“截发迎宾”的典故,讲的是东晋名将陶侃之母,卖了自己的头发来招呼客人的故事!想起了小时候亲眼见过女人卖头发,一边卖一边安慰自己:“很快头发就长长了”。现在想想,卖头发可能是当时生活窘迫所至吧!

 

还有比较熟悉的三国演义里曹操“割发代首”的典故,突然想如果曹操秃顶了,那是不是就得直接砍头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一个印象很深的关于白发的故事,说的是北宋有个词人叫张先,80岁时纳了个18岁的小妾,一得意在婚宴上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岁,只隔中间一花甲”,然后苏东坡回应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这样的对诗超级有代入感,超级好玩的老夫少妻,由这样的故事引出了白发,太好玩啦!

 

还有很多跟白发相关的词句,都是通过这本书才知道的。比如“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二毛说的是人的头发有白发和黑发!哈哈,一毛不拔,二毛黑白发,三毛流浪秃顶啦,四毛,五毛怎么说呢?是不是又是很好玩?

 

书中还有关于古代女性的时尚发型,其中汉《乐府诗》中有一首(城中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牛额。”说的是头发的造型。

 

每个时代头发的审美和潮流都不一样,从古至今还都不重样,人类文明太博大精深了,头发的知识也是太有趣了,一本写头发的书可以如此丰富,真的太喜欢了。

看完这本书后的感受真的太丰富了:

丰富了我对头发从专业到文化的升华;

丰富了我对头发诗词从专业到美的升华;

丰富了我对养发这份事业的从职业到人生意义的升华。

感谢敬爱的朱老师写出这么精彩有趣的书 

相关专题:
阅读推荐
最新阅读
最新文章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