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男性健康 > 一年甩掉20斤,用这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

一年甩掉20斤,用这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

作者:   来源:  热度:43  时间:2025-04-28
今天早上我干了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我花了35.8元,下单了一本《福格行为模型》(英文名是Tiny Habits)。付款之后我自己都有点吃惊,因为这两年我很少买纸质书——“

今天早上我干了件非常奇怪的事情。

我花了35.8元,下单了一本《福格行为模型》(英文名是Tiny Habits)。付款之后我自己都有点吃惊,因为这两年我很少买纸质书——“微信读书”和“得到电子书”太香了,又便宜又好用。但纸质书可以放在包里,没事儿的时候随便翻翻,这本书实在是值得读上十遍二十遍,时不时要再浏览一番。

《福格行为模型》相当有效。

举例来说,心理学家史蒂芬•盖斯就用这个方法甩掉了几十斤脂肪,从一个中年发福的胖子,变成了一个身材很棒的中年男人。

我昨天的文章(《MAP法则:一个帮我减掉30多斤的方法》)只是开了个头,讲了一点“如何坚持跑步”的思路。实际上,这本书被“微信读书”推荐为“神作”,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系列的具体的实操方案,涓滴累积,聚沙成塔。

让一个人在一年之内减掉20斤,开始于“每天一个俯卧撑”,但不能止步于“每天一个俯卧撑”。

具体该怎么操作呢?有一些关键认知和关键方法。

这个“关键”可以简化成“A”(Anchor,锚点)、“B”(Behavior,行为)和“C”(Celebration,庆祝)。急着看“干货”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基础颜究生活提案”,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从“生活重压的缝隙”开始说起。

生活重压的缝隙

我们都生活在“重压”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难缠的老板,唠叨的长辈,迫近的“截稿日期”(deadline)……我们也希望自己能够有良好的睡眠,有健康的饮食,有规律的锻炼,但一想到种种烦恼,就又觉得泄了气。

这就是为什么我每次写“植物类天然饮食”的好处时,总有街坊留言说:“打工人吃不到那么多蔬菜啊,‘补剂’可以吗?推荐一两个?”

可是《福格行为模型》的作者福格博士(B.J.福格,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却在生活乌云的周围看到了阳光的金边。

是的,咱们很累,可是一天有没有十分钟是可以喘口气的?

如果没有十分钟,那有没有五分钟?

如果没有五分钟,那有没有两分钟?

比如说,刚刚洗完澡,准备涂抹护肤品的那2分钟。

比如说,刚刚洗漱完,准备吃早饭的那2分钟。

比如说,刚刚吃过晚饭,准备去倒垃圾的那2分钟。

比如说,刚刚躺上床,准备开始刷短视频(嗯?刷短视频?)的那2分钟。

假设咱们一天24小时,将近1500分钟的时间里,咱们只有2分钟是可以自己掌握的(这已经相当极端了)——那这2分钟就是生活重压的缝隙。

咱们就用这2分钟。

有特点的2分钟,很容易的行动

请各位街坊注意,我前面举例子的“2分钟”,都是很特别的,是在“一件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之后,紧跟着的“2分钟”。

洗澡、洗漱、吃晚饭、躺上床,这些都是频繁发生的动作,很有规律。

只有这样的“2分钟”,才是值得咱们关注的,因为这“2分钟”之前的那个动作,会作为“自然的提醒”,也就是福格教授所说的“A”(Anchor,锚点)。

当我们试着建立一个跟“减重”(或者其他人生重要事项)相关的习惯时,这个“A”(锚点)会自动提醒我们,要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举例来说,我可以设计一个动作,每天早上洗漱完之后,做一个(标准、或跪姿、或扶墙)俯卧撑,就在洗手间门口的地板上。

这个动作必须足够简单。这个标准要设定得足够低,在你很累、很困、很烦躁、很郁闷的时候,你也仍然能够做到——这就是“B”(Behavior,行为)。

为什么要设计得足够简单、足够轻松呢?

因为这是在生活重压的“缝隙”中,能够让我们长期坚持的“习惯的种子”。种子都是很小的,我们不可能在岩石的缝隙中直接种树苗,只能放一颗小小的种子。

浇灌“习惯的种子”

接着就是浇灌这颗种子。

每次做完之后,请你真心诚意地为自己庆祝(“C”,Celebrate)一下,不仅仅因为这是你迈出的第一步,而且因为只有真正地欣赏自己“正在做出的改变”,才能让咱们的大脑接受到“刚刚发生了好事”的信号,并且希望“明天再来一次”。

可有些(特别严谨的)街坊会说:“一个俯卧撑,还是扶墙做的,有什么值得庆祝的?”

福格教授用了一个特别让人感动的例子,就是小娃娃刚开始学习走路。她扶着矮桌,走了一圈又一圈,突然有一天她小心翼翼地、摇摇晃晃地放开了手,往沙发那一头的妈妈走了过去。爸爸看到了,赶快拿出手机来拍摄,妈妈则拍着手,鼓励着自己女儿的行动。

终于,踉踉跄跄的宝宝走了三米远,扑到了妈妈的怀里。爸爸妈妈都欢呼起来:

“宝宝你做到了,你干得真棒!”

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出的第一个三米远,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根本不重要。

可是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那么高兴呢?因为对于他们的女儿来说,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个时刻。

你的第一个“锚点2分钟”的“扶墙俯卧撑”,也是这样。

一次一次地真心诚意地为自己欢呼,会让你的大脑(它不是你,它是你的工具,相当重要的工具)真心诚意地喜欢上“刚才的感觉”,希望明天再来一次。

基础颜究“生活提案”

好了,咱们把“A”(锚点),“B”(行为)和“C”(庆祝)联合起来,举几个例子。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运动”来控制体重,具体地说,希望通过“慢跑”来减重,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各种不同的“锚点时刻”、不同的“简单行为”和不同的“庆祝方法”,给自己制定一个“种子行动方案”。

对于两年多前的我来说:

1. 锚点时刻:晚间电话会议提醒,5分钟之后会议开始(意味着接下来我有一个小时的时间);

2. 简单动作:穿上运动鞋(不见得我要出门,更不意味着我要快走,只需要穿上运动鞋);

3. 庆祝行为:摆出一个成功的手势,暗暗给自己叫一声“好”(当时家里还有老人,不能太出格)。

实际上,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我都会出门走一走,而且常常是一走就是7、8公里——毕竟有一个小时时间。每次我成功完成“快走”(而不仅是换鞋),回来都要跟家主说一句:“又锻炼了,厉害吧?”然后家主就会很善解人意地吹捧我一番,这是另外一种“庆祝行动”。

如果刮风下雨我没有出去,也没有关系——我已经完成了“换运动鞋”的动作,保持住了这个“习惯种子”。在生活重压之下的缝隙中,我那颗习惯的种子依然在,随时随地准备继续成长。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饮食”来控制体重,上来也不要搞得特别难,什么胡萝卜、洋葱、苹果,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我来设计一个小小的方案:

利用“绿原酸”的能力,适当增加饱腹感,以午饭为例:

锚点时刻:肚子感觉到有点饿(或者办公室里吃饭最积极的那位开始站起身,或者设定一个闹钟);

简单动作:拿出杜仲茶,泡好(不一定要喝,就是泡上);

庆祝行为:告诉自己,今天又留意到了身体需要“春天的信息”。

实际上,只要你在饭前十分钟泡了一杯杜仲茶,无论茶包多少,无论喝了没喝,你接下来吃饭都会更加注意。

可能会先吃蔬菜,再吃豆制品和肉蛋奶,最后吃主食。

可能会把主食中的米饭减少一点,多吃淀粉类的蔬菜。

可能会减少饭后的甜点,或者改成加了燕麦的酸奶。

这些都是你多余完成的动作,你可以增加一个“庆祝行为”来给自己一点鼓励。

这些小小的“习惯种子”,都会生根发芽,慢慢地在生活重压的缝隙中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从电话会议时的散步,逐步变成每天早上的6公里,从每公里需要10分钟,变成了30分钟6公里。

我也从肉类为主的饮食,慢慢切换到了“每周三十种植物”和“植物蛋白为主”的吃饭方式,还成功地建立起了“16+8”的轻断食模式。

我能做到的,其实大家都能做到,重要的就是养护好自己“习惯的种子”。

这就是“微习惯”的方法,我觉得相当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去买纸质书,一方面自己可以随时翻一翻,给生活其他方面的改变提供灵感;另一方面也是真的感谢福格教授出了这本书,真的想给他一点版税钱。

顺便提一句,我跟爸妈的联系不多,今天开始我要建立起一个新习惯:

锚点时刻:下班回家钻进车子里,点火之后;

简单动作: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翻到“妈妈”那个位置;(不一定要打通,因为有时候电话会)

庆祝行为:告诉自己,虽然不是每天都联系,但我爱我的父母。

相关专题:
阅读推荐
最新阅读
最新文章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