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男性健康 > 泰国的军人集团政变与政党力量消长

泰国的军人集团政变与政党力量消长

作者:   来源:  热度:21  时间:2025-07-24
泰国政坛上的第二股力量,就是军人集团,如果对泰国政治稍有了解,就会知道泰国军方那真是搞政变上瘾了。你说你当兵你就好好当兵,端着钢枪保家卫国得了,一天到晚瞎操什么闲心?那么

 泰国政坛上的第二股力量,就是军人集团,如果对泰国政治稍有了解,就会知道泰国军方那真是搞政变上瘾了。你说你当兵你就好好当兵,端着钢枪保家卫国得了,一天到晚瞎操什么闲心?那么在泰国政治中,军人集团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这还要先看历史。

1932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从这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掌权的都是军人集团的领袖銮披汶•颂堪元帅。二战结束之后,因为曾经和日本结盟的缘故,颂堪被迫离开了政坛。不过到了1948年,这哥们又凭借着泰国陆军的支持重出江湖,重新掌权,一直持续到了1957年,然后就被新派军人通过政变推翻了。从1957年到1963年,泰国总理是新一代的军人集团领袖沙立元帅,沙立去世之后,他的接班人是他侬元帅,执政时间是从1963年到1973年。1973年,泰国民间爆发了比较大的反对他侬政府的抗议示威活动,而且拉玛九世对他侬政权也不是很满意,结果就是他侬被推翻。
图片
颂堪
图片
沙立
图片
他侬
他侬政权倒台之后,泰国进入到一段不稳定时期,六年多时间干出来8位总理,有军人也有文官。1980年,拉玛九世支持的炳•延素拉暖上将担任泰国总理,这哥们当了8年时间,而他的继任者也是军方人士。到1992年,泰国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军人政权的抗议示威,首都曼谷一度发生了流血事件,昨天讲了,最后是拉玛九世出面稳住了局面,而在国王的调解下,军人集团也暂时交出了立法和行政权力,泰国进入到一段相对有序的文官政府时代。也是在这段时期,他信登上了泰国的政治舞台,并且当上了泰国总理。
图片
炳•延素拉暖
随后就是2006年,他信政权被军事政变推翻,军人再度上台。不过军方和他信家族之间是既有斗争也有合作,2011年到2014年,他信的妹妹英拉掌权,到了2014年,一场新的军事政变又推翻了英拉政府。随后泰国陆军司令巴育上将,直接当上了总理。2019年泰国恢复选举,但说是恢复,其实反对军方的党派,都被禁止参选,所以巴育通过选举,又当了4年泰国总理。2023年之后,政党政治恢复,为泰党的赛塔和佩通坦先后执政。
图片
巴育
当然我讲得是相当笼统的,感兴趣的老板可以查一查泰国总理列表,我保证你看完就跟没看一样,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很难理解权力如此频繁地更迭。简单说,泰国的军人政权存在着这样一个大致的趋势,就是在颂堪之后,没有一个军事强人可以稳定执政10年以上,而且整体上看,军方也不做不到长期执政,干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让位于一个文官政治或是政党政治的时代。那么问题就来了,泰国军方和军事强人,既然有能力发动政变,怎么就没有能力长期把持政权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首先和韩国类似,泰国军人集团内部也有着代际更迭。比如说某人是军人集团的领袖,他领导了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之前的政府,被推上了总理的位子。但是除了他之外,军队的中层也有一些人要晋升,一些将令希望从政,渴望分享政治权力。那么随着世间的推移,这种改变现状、改变权力结构的欲望,就会在军队内部产生派系分化。最后的结果就是,上一辈的军人政治家被下一辈的军人政治家集体推翻。如果军人集团分裂得太过严重,以至于整体实力被大大削弱,那么接下来,可能就会进入到一个文官政治或是政党政治时代。
其次泰国又和韩国不同,韩国的军事强人,大多脸皮非常厚,什国内舆论、国际舆论,人家根本毫不在乎。最典型的就是朴正熙,我不管外界怎么评价我,哥们就是要一直干下去,一直干到被刺杀,总共干了16年韩国总统。但是相比之下,泰国军方的脸皮就要薄一些了,它们做不到完全不顾舆论,特别是国际舆论,所以泰国的军人集团,还是希望看一看国际环境的变化,也要看一看泰国国内的民心,给自己创造一点执政的正当性。如果国际上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风吹得比较猛,那我就给政党让点步,如果不吹,那哥们就苟利国家生死以了。所以如果说泰王是泰国政治的协调者,那么泰国军人集团,可以算是泰国政治的仲裁者,谁干得不好,哥们我就发动政变,别人对我有批评,我也会退让一步,绝不硬来。
因为这种灵活性,所以泰国的军事政变虽然频繁,但一般来讲都是非常温和的,也很少造成流血死亡,到今天更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套路。首先就是发动政变的军方力量,控制电视台、机场、通讯机构,封锁政府街区。随后宣布驱逐原来的总理,有可能是民选总理,也有可能是之前通过政变上台的军人,再然后就是解散议会,成立新的制宪委员会。这么一套操作下来,政变就算是完成了。而被驱逐的政治家,有一些可能流亡海外,但绝大部分最后都能回到泰国。还有一些可能被送进监狱,但入狱的时间也不会很长,基本上一两年之后,这一页就翻篇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泰国社会上上下下以及各方势力,其实普遍存在着一个共识,就是都希望避免激烈的政治变革,也希望避免政治上的动荡,在泰国社会造成严重的撕裂或是激烈的对抗情绪,这也算是具有泰国特色的政变了。
除了泰王和军人集团,泰国政坛的第三支力量就是泰国的政党。历史上看,泰国政党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而它的崛起主要有两大背景。首先在越战时期,泰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泰国的想法倒是非常单纯,我现在支持美国打赢越南,将来美国就会支持我在东南亚当老大。但是万万没想到,美国竟然搞砸了,于是泰国军方对泰国社会的控制也出现了下降。其次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泰国走上了外向型经济的道路,当时主要就是向美国、日本和欧洲出口农产品。同时在越战期间,作为美国的军事后方,泰国也发展起了一批服务美军的周边产业,像是餐饮和娱乐。正是在发展服务业和农产品出口的过程中,泰国产生了一批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就成为了新崛起的政党力量的支持者。
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泰国的汽车制造业逐渐崛起,到90年代初,泰国的汽车制造业在整个东南亚,那也是首屈一指了,当然泰国自己没什么汽车品牌,它主要是给日本代工,成为了日本汽车企业向亚洲扩张的第一个落脚点。同一时期,泰国的旅游业也开始崭露头角。总而言之到90年代,泰国经济完成了从出口初级产品,向出口工业制品的转变。这种经济结构的改变,就使得泰国的产业工人数量增加,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数量也增加。于是以他们为基础,又形成了一部分政党力量,并在1992年从军人集团手里夺取了政权。
进入到21世纪,一方面泰国的城市发展迅猛。另一方面,泰国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泰国是一个区域发展非常不平衡的国家,东北部的农村特别是山区,经济比较落后,旅游业和制造业取得的经济收益,很难惠及这些地区。但别管怎样,泰国的农村居民也是一人一票,对泰国政治有着很大的话语权。所以在这一阶段,谁能把握住这部分基数仍然很大的农村选民,谁就可以在泰国政坛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钦那瓦家族就是代表。不过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的不断壮大,钦那瓦家族现在面对的挑战也非常严峻。
所以可以发现,从70年代开始,每一次泰国政局的重要变化,特别是政党力量的消长,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经济模式的重构。有了新的产业、新的人群以及他们的代言人登上政坛,那么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产生新的竞争,进而导致特定的政党力量和政治集团掌握话语权。 
相关专题:
阅读推荐
最新阅读
最新文章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