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Lillian闲聊时就说她晚上睡不好,白天很困倦。那时候我也没有读啥文献,就跟她说看医生。
这么长时间过去,好像她进展也不大。前几天偶然她回了趟公司,我们又聊起她的问题,突然间我想到一个点:“是不是肠道问题导致睡眠和精力差啊?”
对于这一类问题,阿里•惠顿和亚历克斯•利夫在《能量饮食》中给出了非常明确的建议:
多摄入植物性食物,但需要循序渐进。
关于“需要吃植物”,我们之前已经写过不少了,但“增加植物性食物时,怎么循序渐进?会遇到什么问题,该怎么解决”,我们好像还没有怎么说过。性子急的朋友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基础颜究生活提案”。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从“植物性食物的功能”说起。
植物:管理动物的取食
植物是不能动的,不能像动物一样遇到危险就跑。牛吃草,昆虫吃树叶,非洲象草本木本的都给卷进肚子,这些植物该怎么防御呢?在漫长的进化中,植物开始制造出一些分子,对于“一定要啃光叶子”的“敌人”(比如毛毛虫)有毒,而对于能“帮助传播种子”的“盟友”(比如大象)则毒性很低。
作为“盟友”的动物呢?慢慢地它们也发生了进化,能够容忍这些分子的存在。甚至更进一步,当自己不能吃到“种子”和“果子”,只能靠“叶子”和“根茎”果腹的季节里,这些分子变成了“春天的信息”,让动物的细胞们切换档位:
从“促炎”、“存脂”、“加速分裂”的“秋天档位”,切换到“抗炎”、“燃脂”、“自噬”、“大修”的“春天档位”。
这些分子都是好东西哈,咱举几个例子:
辣椒素(适量):燃脂、抗炎、防癌、保护心血管;
萝卜硫素(西兰花苗):抗氧化、防癌、燃脂;
绿原酸(杜仲、咖啡、金银花):燃脂、抗氧化、抗炎、安抚神经系统;
咖啡因:燃脂……
在《疗愈的饮食和断食》、《救命饮食》、《能量饮食》、《吃出代谢力》、《更明智的食物选择》里,医生、营养学家、流行病学家们纷纷让我们“多吃植物性食物”——因为真的对身体有用。但是大棚、肥料和农药加持的蔬菜水果中,这些“活性分子”含量并不高。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这些“温室中培养”的植物,并不遭遇什么挑战,也就不需要制造太多的战斗分子。
如果之前咱们本来吃“植物”就不多,又以人工培养的植物为主,这些“活性分子”接触量就更少了。
陡然让肠胃接触到很多的植物膳食纤维和活性分子,它就会不适应。
肠胃对于植物的不适应
@Lillian对于杜仲茶不适应,她说只要一天内多喝几包就会肚子咕噜咕噜,很可能就是她之前太“美国式饮食”的结果:
水果吃得多,但是蔬菜很少。
蛋白质吃得多,但是以肉类为主,蛋奶都不多,更不要说植物蛋白。
这就使得她的肠道菌群以“肉食性”为主,“草食性”菌比较少。而“肉食性”的菌群主要是“有害菌”,如果没有“草食性”的“有益菌”来平衡对冲,它们就会侵蚀肠道的“黏液层”,造成“肠漏”。
“肠漏”听起来可怕,实际造成的影响也很坏。
一方面食物中的“刺激原”会通过“肠漏”进入血液,造成“低烈度炎症”,睡不好、皮肤不好、脑雾和不受控制的增重,都跟这个有关;另一方面,那些细菌本身也会通过“肠漏点”进入血液,引起极其强烈的免疫反应,你会坐立不安,总觉得肚子不舒服。
这时候,的确要引入植物性食物,但是“有害菌”也不是傻子,它们也会抵抗。在《能量饮食》中,两位作者这么说:
(植物性饮食增加后一两个月后,)肠道菌群会变得更健康,线粒体更强大,你的能量水平得到提升……可生活总是不完美的,对于一些人来说……(短期内)会加重胃肠道症状,包括胀气、腹胀、胃痛、便秘和腹泻。
你当然可以“躲开”,不再选择植物性饮食,不再用膳食纤维和植物活性分子去改变肠道菌群的平衡,放弃去帮助“有益菌”,继续让“有害菌”占据主导。但那只是掩饰问题而已,不能解决问题。
咱们还是要想办法“循序渐进”地去“吃植物”,给身体“春天的信息”。
基础颜究的生活提案:循序渐进
说实话,就算肠道不提意见,一下子完全切换到“植物性为主,动物性为辅”的饮食也还是有点难度,毕竟这是个“大改变”。咱们昨天写了一篇《一年甩掉20斤,用这种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其中提到了“福格行为模型”,用Anchor(锚点)、Behavior(行动)和Celebration(庆祝)的“ABC”方法来逐渐改变自己,是建立习惯的好办法。
Anhor(锚点)要足够清晰,Behavior(行动)要足够小能坚持(也能顺势成长),而Celebration(庆祝)要足够真诚而让大脑分泌多巴胺来“稳固习惯”。
(强烈推荐大家读一下《一年甩掉20斤,用这种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真的是好方法。)
我觉得这个方法对于建立“植物性饮食”也是适用的,街坊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哈,我先抛砖引玉:
选择吃得最多的一餐(对我来说是晚餐),找到锚点(Anchor)。
我是回家吃晚餐的,进门之后会放下包,挂好钥匙——这是一个好的锚点(Anchor)。
找到一个“微小的”行动(Behavior),提醒自己补充“植物活性分子”。
这个行动要足够微小,不会因为我心情不好或者太忙或者胃口不好就做不动了。什么事情能够提醒我自己要“少吃肉类,多吃蔬果”呢?我选择的是给自己泡一杯杜仲茶。
不管我喝不喝,我先泡上。
如果那天我白天喝多了,我选择不喝,那也没有关系,儿子或家主也会喝。
这时候不管是点外卖,还是自己做饭,都会有非常明确的意识,增加植物性食物,尤其是深色蔬菜和水果(颜色越深,越是带有“植物活性分子”)。
找到一个可行的庆祝(Celebration)动作。
我会用手摸摸肚子,在心里说一句:“又是控制住腰腹脂肪的一天”。
这个习惯不需要你“必须”吃多少,也不需要你“计算”卡路里或者“动物/植物比例”,只是在咱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一颗“植物性饮食”的种子。
每天都坚持这么做。
量力而行,哪天感觉自己“植物性活性分子”(深色蔬菜水果、绿咖啡、杜仲茶)摄入多了不舒服——没关系,敏锐地感知是好事,咱们退回来一点点,明天少一点。
坚持自己的“ABC”,那就没问题。只要这个“ABC习惯种子”得到保留,就会顽强地生长,直到最后新的更好的肠道菌群平衡建立。
上面这些A、B、C的设计只是举例,您可以任意用其他的时间锚点(比如公司午饭时间到,大家都站起来),其他的动作(比如吃个苹果,含绿原酸和槲皮素),其他的庆祝(比如做个“神奇女侠”的姿势)来替换。
我说的只是一个原则,一个心法。
我读的大学有个习惯,91年入学的就叫“1字班”,我是“7字班”。77年入学的师姐师兄们也是“7字班”,他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一直记得: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当年这句话跟“实事求是”一样,登过报,上过广播。我觉得相比“实事求是”,这个口号甚至更加接地气。
咱们的“植物性饮食”方案,从“ABC”做起,就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让我们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