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燃烧”脂肪,咖啡真的帮助减重

“燃烧”脂肪,咖啡真的帮助减重

作者:hudy2005   来源:  热度:158  时间:2024-08-24
昨天我们说了安塞尔·基斯教授的“七国研究”,这误导了两三代美国人,造成了大量疾病,甚至加速了很多人的死亡。那是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像这样,被(制糖业)资

昨天我们说了安塞尔·基斯教授的“七国研究”,这误导了两三代美国人,造成了大量疾病,甚至加速了很多人的死亡。那是不是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可以像这样,被(制糖业)资本控制——洪洞县里无好人,不要相信任何学术报告?
那倒不是。

 

01

“七国研究”的障眼法


从安塞尔·基斯的七国研究中,我们看到“脂肪”和“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似乎脂肪摄入越多,心脏病发病率越高。问题的关键在于,后来的科学家们发现随着增加一些其他国家进来(比如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洲大国),立刻就改变了原来完美的曲线。

基斯教授并没有数据造假,他当时只是选择了实验的国家——这在当时的科学界是可以接受的,但在今天已经不太可能了——遮挡数据现在也同样被认为是学术不端。另外,当年制糖业给科学家的资金是不需要披露的,现在的法律法规已经要求必须公开了——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大部分论文的最末尾,都有一个“利益相关方”的模块,说明研究团队是否接受了资助,哪怕是自然科学基金,也必须说清楚。


02

基斯教授的bug


当然,这还是需要科学家有良心,接受了就写接受了。万一科学家就是要搞鬼呢?我们这些老百姓怎么知道?


这就需要我们看文章的内容了。基斯教授当年做的是“流行病学研究”,想要找到食物和心脏病发病率之间的“相关性”。这一类型的研究(如果只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在今天看来是不太靠谱的,需要更多方面的证据。


基斯教授的“饮食习惯”测评,是根据“回顾式问卷”(recall questionnaire)来估计的,我如果问你最近一年之内你吃了多少脂肪,吃了多少碳水,吃了多少纤维素,你能说得清楚吗?你还记得吗?
然后研究者根据这种不严谨的数据,再戴上有色眼镜分析,想要什么答案得不到呢?这就是揣着结论找证据,一万条里面挑出五条(或者说,22个国家中找7个),总是有机会的——前提是足够有钱(对基斯教授来说不是问题,毕竟制糖业这笔投资很有性价比)。

所以我们看“咖啡”和“减重”之间的研究成果时,就不能只看流行病学调查了。


03

小鼠实验


咖啡和减重之间的关联,流行病学的研究(针对一大堆人发问卷)也有很多,证据力有,但不多,我就不多说。
这些成果让科学家们产生兴趣,于是就有了“实验室研究”。

 

比如我们前天提到的那些小鼠实验——已经有成熟的小鼠“自噬”模型,这都是科学界公认的,只要小鼠的血液和细胞表现成什么样子,就算是启动了“自噬”。
Kroemer博士团队做出来的所有跟咖啡/减重相关的成果,也就是小鼠喝了咖啡之后细胞开始“自噬”的现象,随随便便找个有同类小鼠的实验室就可以重复——Kroemer博士是个有头有脸的人,如果做不出来那就尴尬了。
日本和韩国有好几次发了高质量论文,其他实验室重复不出来,还造成了某个日本研究者自杀谢罪的事件。

所以,这种小鼠实验如果能够支持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研的结论,那么流行病学的结果就又可信了几分——我们不能说百分之百相信吧,至少可以打个90分了。


04

人体实验


接下来,还有大量的人体实验——随便搜一下,就可以看到分别有格拉纳达大学生理学系、东京慈惠会大学铃木政登教授、英国诺丁汉大学Michael Symonds教授团队,都分别用“人”在实验室做了实验。

举例来说,诺丁汉大学利用热成像技术,能够定位并观察到人体颈部棕色脂肪的活动情况。实验结果令人兴奋,受试者在饮用咖啡后的三十分钟内,其颈部的棕色脂肪确实产热,表明棕色脂肪在燃烧卡路里——是的,你猜对了,之前他们还做过细胞实验和小鼠实验。


不管是细胞实验、小鼠实验还是人体实验,都是很容易被重复的——换句话说,如果作假的话很容易穿帮。一个行业可以买通一两个专家,但不可能买通所有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针对“咖啡”这种到处都有的研究对象,一个研究生加几只小鼠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没有谁拿自己的学术声誉来冒这个险——实际上,只要在这种课题上作假,一定会被揭穿,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而正是因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监管更强,而“咖啡/减重”实验在拥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的同时,还有大批来自于不同实验室、不同国家、不同研究方法的结论交叉支持(细胞实验、小鼠实验和人体实验),所以我选择相信咖啡的这项研究。
当然,Kroemer博士本身崇高的学术地位和良好的学术信用,以及Nature和Cell这样大杂志的背书,也相当有说服力。


所以,我还是要喝小圃冷萃,一方面为了咖啡因,另一方面为了绿原酸。
当然,也不是100%可信,如果有新的推翻它的证据,我也愿意更改我的说法。
毕竟,科学的核心不是永远正确,而是永远实事求是,永远对新的证据持开放态度。

 


   此信息由会员免费发布,请核实后,通过“淘宝”“闲鱼”等大型平台进行交易,收到货满意后再确认付款,切不可微信直接先打款,以免钱货两失。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