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2669103475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采铜读书 | 佛陀的故事

采铜读书 | 佛陀的故事

作者:   来源:  热度:2926  时间:2023-01-14
今天一大早我带着一行禅师的《佛陀传》去咖啡厅,佛陀的故事实在引人入胜,下完单,入座,我还沉浸在书里,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不久小哥端来了咖啡,我左手持书,用拇指和食指把书左右撑开
采铜读书 | 佛陀的故事

今天一大早我带着一行禅师的《佛陀传》去咖啡厅,佛陀的故事实在引人入胜,下完单,入座,我还沉浸在书里,迫不及待地往下读。不久小哥端来了咖啡,我左手持书,用拇指和食指把书左右撑开,以便腾出右手,去端起满满的拿铁。当嘴巴凑到杯边的时候,眼睛还盯着书页没有移开,没想到身上突然觉出一湿一热,惊慌中把视线从书上移开,才看到咖啡已经从倾斜的杯口洒到了白色T恤上,染了一大片棕黄。
我蹭一下跳了起来,急忙抓纸巾往自己身上抹,已经来不及了。
事后想了想,一瞬间小小的不专注,就招致了意想不到的不愉快,实在不应该。咖啡是神经的燃料,好书是大脑的食粮,可是如果两样要同时享受,就是不专注了。而专注恰恰是佛陀是倡导的一种修行方式。
有一次他带着一群小孩子吃橘子,边动作演示边教导:当你剥着橘子皮的时候,你注意到你在剥橘子皮,当你把一瓤橘子放进嘴里的时候,你注意到你把一瓤橘子放进了嘴里,当你咬破这瓤橘子,你体会到橘子的香甜。每一个瞬间你的意识和你做的事情是一体的,你心无旁骛地加以体会。
专注看似简单,却是件需要提醒自己、反复锤炼的能力。我在《精进3》里面也专门写了专注的主题,但是专注于我仍旧是一件需要不断磨练的事。很多人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但我要说,确实有很多事情是很难做到的,但专注这件事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并且做到的,如果你连致力于专注的努力都放弃了,那么实在不敢说你还能把什么做到了。
当然,佛陀的故事远远不止专注(或者说“正念”)一项。我以前也很懵懂,对佛教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对佛陀更是一无所知。但是前段时间读了《钱文忠说佛》这本书后终于了解了大概,然后又买来一行禅师的《佛陀传》来搭配着读,才渐渐对佛学和佛陀的故事有了基本的认识。
佛陀是谁?佛陀就是佛教的创立者、创始人,我们更熟悉的称呼是“释迦摩尼”。大家肯定会想,那佛陀肯定是一个神吧?是一个神仙?其实这也不太对。佛陀是一个人,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有名有姓,有出身,有家庭。
“佛陀”这个称呼原本的意思是“觉醒者”、“觉悟者”,是大彻大悟之人,是对这个世界彻彻底底想明白的人,这个人就是佛陀。而他的大彻大悟,并不是天生如此,也不是轻而易举地达到的,而是在其人生中经历了很多很多,历经艰辛以后才达到的。
对于佛陀以及它的故事,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视角肯定是不一样的。佛教徒对于佛陀也就是释迦摩尼,肯定是无比地尊崇。在佛经中记载的佛陀故事,里面有很多超自然现象的描写,有很多神通和奇迹的描写,(比如佛陀的母亲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头从天上下凡的白象从佛陀母亲的肋骨进入了她的体内,于是佛陀的母亲就怀上了佛陀),佛教徒应该也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对于非佛教徒而言,对于佛陀可能是要更理性和旁观式地看待。比如我自己并不信仰任何一种宗教,我笃信的是科学,于是我不可能去相信佛陀故事中那些无法用科学解释的描述,我会把这些描述当成类似精卫填海、后羿射日这样的神话来看待。佛经中的神话式的描述很可能来自佛教徒的想象,是为了凸显佛陀在佛经徒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是,即便把这些神话式的描述去掉,回到佛陀作为一个人、一个毕生求索宇宙人生之终极真理的人,他一生的故事仍旧是很让人感动的。读完佛陀的故事,我对佛陀充满了敬意,他确实是一个伟大而非凡的人物,他的思考和行动,在今天仍旧具有现实和正向的意义。
接下来就具体讲讲佛陀作为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所写的内容均来自于《钱文忠说佛》和《佛陀传》这两本书,由于对于佛教我只是很初步的了解,所以写下的文字肯定有不少错,请读者特别是信奉佛教的朋友海涵。
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关于佛陀的生平和故事,其实并没有定论,有很多歧说,并不存在一个关于佛陀故事的标准版本。因为佛陀自己并没有写下任何佛经,他是通过口口相授来传播佛法的,他把他的想法口授给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又口授给弟子的弟子……几代之后才有信徒用文字来记录,形成佛经。佛经在信徒的笔下越写越多,一直到了浩如烟海的地步,佛陀的故事就分散在各种各样且用各种语言写成的佛经里。
当然,最古老的佛经最可能接近真实的佛陀。最古老的佛经是用巴利文写成的,接着是梵文的佛经,巴利文、梵文都是古印度的语言(古印度的语言的种类也特别多)。钱文忠教授当年就是北京大学梵文、巴利文专业的学生,他师从季羡林先生,也研究过巴利文的佛经,所以钱文忠教授是亲近佛教、又做过佛教研究的学者。而一行禅师是当代高僧,他信奉佛教,弘扬佛法,是在佛教的内部去讲述佛陀的故事,跟钱文忠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按照《钱文忠说佛》的说法,取关于佛陀生平的各种说法中最受承认的说法,关于佛陀本人的基本信息是这样的——
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姓氏,悉达多是名)
性别:男
出身部落:释迦族(“释迦摩尼”这个尊称,“释迦”表示佛陀所属的部落,“牟尼”是指圣人,了不起的人)
出身国家:迦毗(pí)罗卫国(古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分散为很多小国家,迦毗罗卫国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这个地方在今天的印度和尼泊尔交界的某个地方,有说法认为坐落在印度,有说法认为在尼泊尔境内)
出身家庭:王室(乔达摩·悉达多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的父亲叫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也就是王后)
出生年代:公元前566年,也就是距今两千五百多年(这个年份存在争论,有几派说法)。
寿命:80岁。
婚姻状况:结过婚,妻子叫耶输陀罗,育有一子,名叫罗睺罗。
原本是一国的太子,又如何会成为佛教的创立者,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就是佛陀故事的迷人之处。
乔达摩·悉达多出身富贵、极尽奢华,从小就拥有无比优渥的生活条件。他的父亲净饭王对他宠爱有嘉,极尽呵护,因为这个孩子将来要接替他掌管这个国家,担负起重大的责任,因而必须让他吃好的用好的,还要接受最好的教育,多才多艺,为成为合格的国王做好准备。
而乔达摩·悉达多刚出身就表现出非凡的外表和聪慧,极为与众不同。他刚出生没几天,有高人(佛经中说是下凡的神仙)特地赶来,预言说这个孩子了不得,将来要在修道这条道路上获得至高的成就。(但有个不幸的事情是,悉达多的母亲,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出生七天之后就离开了人世,此后悉达多由摩耶夫人的妹妹抚养长大。)
可是这样的预言却让净饭王极为担忧。因为当时的印度有很多苦修者,他们在野外以极为艰苦的生活条件生活,也就是修行。在佛教诞生之前的印度,就有以婆罗门教为首的好多宗教,这些修行者称为沙门。净饭王担心自己的宝贝儿子会走上修行这条路,这样他就会离开家国,更无法接他的班,做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了。
对此,净饭王想到的应对办法,是让悉达多尽可能多地体会俗世中的奢靡享受,让他每天都沉浸在世俗的快乐中。这样一来,悉达多就一定会沉湎于此,舍不得去做沙门了——这就是净饭王,一个父亲的设想。
于是除了提供锦衣玉食之外,净饭王还安排了很多美女,陪伴悉达多,每日载歌载舞,歌舞升平。还安排了很多仆人来伺候他,给他按摩,给他洗头,洗澡有人给他搓背,有人给他涂精油……可悉达多并不是那么热衷于此,更多时候他愿意在树底下打坐,或者呆呆地想一些事情。这就让净饭王更加担忧了。
然后他又想了个办法,帮悉达多物色一个媳妇,让他成家。在机缘巧合之下,悉达多就结识了一个女孩叫耶输陀罗。耶输陀罗也是贵族出身,她美丽、端庄、贤良、聪慧,反正就是一个各方面完美的女孩子。耶输陀罗让悉达多一见倾心,随后他们就结成了夫妻。
结婚后他们也非常恩爱,悉达多也体会到了快乐和满足,而净饭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奢华的生活,希望用这些世俗的快乐把悉达多牢牢拴住,让他打消修行的念头。尔后悉达多和耶输陀罗的孩子罗睺罗出生了,这也是有望进一步栓住悉达多的。
可没想到的是,悉达多还是想走修行的道路。特别是几次见闻更坚定了他的想法,一次是他在城门外看到一个垂垂老矣的人,又一次看到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还有一次看到一具不堪入目的尸体,这些人的面目和状态都极为凄凉和凄惨,让从小在王宫中长大的悉达多大为触动。
他想,一个人有可能避免得了衰老吗?有可能避免得了疾病吗?有可能避免得了死亡吗?都避免不了。纵然他贵为太子,今日可以过着雍容华贵、声色犬马的生活,可是仍旧最终免不了跟这些人一样的结局,所以现在所拥有的这一切还不是如泡影一般吗?又有何意义呢?
还有一次,悉达多一大早从王宫里醒来,走了几步,看到宫殿中有很多歌女和舞女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睡觉,她们是昨夜的表演累坏了,就睡在了地上,有的人还抱着乐器,有的人披头散发,有的人流着口水。看到这一大群熟睡中的美女,悉达多突然有一个感觉,他觉得置身在一个坟场,而这些美女就像行尸走肉一般,那原本的美色好像就全是幻觉而已,一瞬间都破灭了。这个场景让悉达多感到叹息、可怖和厌恶,在这一瞬间,他好像全都看透了,他决定出家修行。
在离开他的家和他的国之间,他去见他的父亲净饭王,想得到他的应允。悉达多陈述了他的理由,净饭王心里很悲伤,极力劝解他、挽留他。但悉达多心意已决,净饭王也只能同意。这段细节很重要,因为它留下了一个传统,即一个人出家,须先征得父母的同意至少是知情,而不是擅自决定,贸然地说走就走。这样的传统还是非常近人情的。
当然,更无法割舍的是悉达多的妻子,耶输陀罗。耶输陀罗当然也很伤心,但是也没办法劝说悉达多回心转意。
所以可以说,乔达摩·悉达多,是抛弃了将会属于自己的王位,抛弃了富足奢华的生活,也抛妻弃子,离开了故土,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他的志向,是一定要搞清楚宇宙人生的终极道理,并为众生找到一条摆脱人生痛苦的道路。
开始修行以后,在他大彻大悟、参悟佛法之前,他做了几番不同方向的尝试和努力。第一番努力是遍访名师,跟着他们学习。因为印度当时已经有很多修行者,其中有一些是德高望重的大师级的人物,悉达多就找到他们,去跟他们学习。可是呢悉达多的悟性特别好,学了没多久就掌握了大师的核心思想,但同时又觉得这些大师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解答他心中的疑问,于是就继续去找答案。
第二番努力,是他花了好几年的时间进行了苦修。苦修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想尽各种方法来虐待自己,比如让自己饥饿(一天只吃一颗枣子或一粒松果等等),让自己风吹日晒,等等。在苦修中,悉达多的身体一点点虚弱,最后都瘦得不成人样了。
因为在当时的印度很多地方,苦修是很流行的,苦修的逻辑是,你只有打击自己的身体,让它变得很虚弱,你就没力气去追逐欲望了,你才能去除一切的欲望,才能变得很纯洁。那么悉达多从小是在锦衣玉食中长大的,对于苦修他以前只是耳闻,现在他要实证,就是自己试试看,是不是这么回事。可他坚持地太久,也太极端,差点命都没了。
苦修到最后,他突然醒悟过来,他发现苦修了这么久这么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并没有什么增加。也就是:这个路子不太对啊!于是他就断然结束了苦修,开始吃东西,还喝羊奶,渐渐地让自己的身体复原了。
在这些尝试以后,在一次次的坐禅和思索中,悉达多顿悟了,他的佛法开始成形。他发现,真正的修行方法是秉持中正之道,即既不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又不要去过极端的艰苦的生活。放纵和苦修是两个极端,走极端都不对,而是要让钟摆放到中间,用端正的、不偏不倚的态度去还原事物本来的样子,这就是“中道”。
“中道”就是不要走极端,不要执着,不要偏执。再展开讲,就是“八正道”,即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正道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来猜,比如正见就是要有正确的、端正的看法,正思维是要有正确的、 端正的思维方式……
这八正道也表现在佛陀的外表和行为上。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非常端庄、镇定、威严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气场极为强大”,凡是亲眼见到佛陀的人都无不被他的庄严的威仪所折服。
在佛陀所悟出的佛法中还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众生皆苦”。又展开来就是八种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取蕴。这其中,前四种苦属于自然规律的苦,不用解释,接下来三种是跟人际关系有关。
其中“怨憎会”的意思是你在人生中总是会遇到一些你不喜欢的甚至憎恶的人,跟这些人相遇、发生联系,会让你很苦;“爱别离”的意思是,你会跟你喜欢的人、爱的人别离,所谓生离死别,这当然是很痛苦的;还有“求不得”,就是你想要的事物,或者人,你就是得不到,这也很痛苦。
然后到最后一个苦叫“五取蕴”,这个概念就要复杂一些。“取”的意思是固执的、难以摆脱的欲望,而“五蕴”的意思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这五样。其中,色指的是有形的物质的东西;受,指的是感受到的感情、感觉;想,是理性、思维、想象等;行,是情绪、意志;识,是对事物的分别(鉴于了解有限,这里对五蕴的解释只是近似的意思,也很可能存在相当的误解)。用现代的话来讲,五蕴好像就是人的身心的五个维度。而你执着于你的色、受、想、行、识,也会带来痛苦。
接下来我觉得是佛法中特别精彩的一个部分。佛陀参悟到,“五蕴”并不是“我”,“我”也不是“五蕴”,因为根本就没有“我”。
这里佛陀用了一个非常牛的类比,他说,人生就好比是一座房子,房子是由砖石木瓦组合起来的,这些部分相互联系、牵制,而房子本身只是一个概念,如果你把砖石木瓦拆掉,房子也就塌掉了。那么人这座房子就是由五蕴组成的。众生总是说“我怎么样”“我怎么样”,其实根本就没有“我”,只有五蕴这五个维度,“我”只是一个虚构的概念。
我举个例子,有一天你在街上走,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摔了一跤,你腿上的皮擦破了,流了一点血,你觉得很疼,心里面还很懊恼,你心想:“我今天真是不走运啊!”“我最近真是水逆!”可是,按照佛陀的意思,擦破皮、感觉疼、懊恼都是属于五蕴,但仅此而已。由于并没有“我”的存在,那又何来我之“不走运”一说,何来我之“水逆”一说,这些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幻觉吧!
如此类推,既然“我”是不存在的,也就是“无我”,便也破除了“我执”,在“无我”的觉悟之下,那也就没有痛苦了,至少你常常执着的、那些割舍不掉的痛苦就不必有了。诸如“我很差劲吗?”“我好没用”“我意志力薄弱”这些都不过是你臆想出来的幻觉而已。因为痛苦的本体是“我”,而“差劲”“没用”“薄弱”是你在“我”这个本体上赋予的属性值,那么,如果本体都不存在,再去纠结这些属性值还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上面两段是我自己延伸开来的理解,不一定对。)
当我读《钱文忠说佛》读到这里的时候,是非常诧异和惊叹的。我发现佛陀参悟到的思想中有很多和现代心理学的思想很相像,现代人很多内心的痛苦都是源于某些对于“我”的执着,而这些执着,佛陀竟然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竟然已经参透了,真是非常的了不起。
从这个角度来讲,佛教的思想确实值得现代人去了解一下。当然并不是要你去信教,我自己也不信教,未来也几乎不可能去信教,但是了解佛陀的思想,了解佛教是怎么去看待这个世界、去看待人生的,应该会对我们有启发和帮助。这甚至比你去庙里面烧两炷香还要有帮助。
乔达摩·悉达多从雍容华贵中走来,又看遍了人间疾苦,他参悟到世间之大法,成为了觉醒者,于是便很快就赢得了大量的信众,跟随他修行。因为他所参悟的佛法,对于人对内心痛苦的解脱,确实会有帮助。
一个人最大的痛苦,可能就是要面对自己的死亡。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结局。从生物学和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人就是动物,人和动物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人的死亡和动物的死亡相比,是更加悲剧的事情。因为人有“意识”,当一个人清醒的时候,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头脑中一个灵动的意识存在着,所有的意念、情绪和思索都是这个意识的一部分。
可是意识无法独立存活,它必须依托于人的肉身而存在。但人的肉身是有“保质期”的,是有寿命的,肉身的衰老、得病以至死亡后,意识的烛火就不得不熄灭了,一个人的所有记忆、经历和爱恨也随之永远地泯灭了。这是多么悲剧的一幕啊!
所以,面对这样一个无法避免的悲剧性的结局,我们该如何来面对呢?
佛陀的思考,就是要去应对这样的问题。宗教给予人的,就是这样的慰藉。
当然,如果你不信仰宗教,那么面对死亡,最可安慰的就是孩子,你的后代。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孩子长大后也会有孩子,生命就这样延续着。虽然你的个体死亡了,但是你生命的河流还是流淌了下去。这算是一个人面对死亡时很大的安慰了。
当然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奉行不婚主义,也不愿意生孩子,这当然是个人的自由。但是我要说,一个人年轻时有这样的想法是可以理解,因为一个年轻人,正值人生最意气风发之时,自然会无视衰老和死亡,会将之当作一个遥远的、无需关注的议题。年轻人会觉得,那是太久以后的事,与己是没有关系的。
但是,当他步入中年以后,开始不得不直面衰老、疾病和死亡之时,当他开始体会到死神正有条不紊地迈着他的步伐向他走来之时,很大概率的,他会想到,还是要有孩子,会更好一些。——当然,我还是重申,不管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还是他自己的自由,外人也无权置喙。
但是我还是得说,我很不赞成年轻人出家。你看佛陀也是结过婚的,也经历了爱欲,各种东西体验过以后才出的家。而如果一个年轻人早早地选择出家,缺少了很多经历和体验的情况下,未必真的能读懂佛法,反而丧失了很多本该属于他的东西(对于这一点,我极力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德国文学家赫尔曼·黑塞的小说《悉达多》)。相反,如果一个人进入老年以后,出家或者作为一个居士(俗家弟子),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前段时间,一位著名的出家人、年轻的柳智宇还俗了,他还说了些话比如在寺庙里的人际关系比大学里还复杂,也是让人有点诧异。当然,以前还传出过让人敬仰的高僧性骚扰女施主的事件,更是让人愕然。
这说明,成为一个宗教的信徒跟发自内心地求索正道并不是必然关系,前者只是一个身份,而后者则是坚实的行动。佛陀,作为佛教的创立者,他呈现给后人的就是这样一个执着的、无私的、纯粹的真理求索者的形象(“真理”这个词就是源于汉译的佛经)。
因而在我读完了佛陀的故事以后,我对佛陀抱有由衷的敬意。如果把佛陀当成一个无所不能的神,那么佛陀不管有什么神通,无论给人世带来多少恩泽,我都不会意外。可如果只是把佛陀当成一个人,看到他抛弃了一切荣华富贵,看到他承受了无数艰难困苦,看到他战胜了一切纷扰心魔,看到他孜孜以求去求索终极真理,看到他参悟出系统而深刻的哲理,看到他为自己的信念而终身践行之时,我更觉得敬佩,也激发了一点我自己的信念和勇气。
这就是佛陀的故事带给我的触动,或许这也是我的因缘吧。 

相关专题:

阅读推荐

最新阅读

最新文章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