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它的第4次下架。
听到这个消息的我们宛如假期突遇娱乐圈大瓜的新浪程序员。
图片
细数它的【下架史】:
2021年底下架了线上投保通道;
今年3月开通了线下单的投保方式;
遂又通知5月31产品彻底停售;
北京疫情导致收单困难,延期6月底停售;
6月只下架了15年和20年的缴费方式。
能明显感觉到弘康人寿对这款「招牌产品」的留恋与自信。
之所以乐此不疲地上演「狼来了」的故事,还不是仗着自己的产品好才这样任性呗。
其实按关哥的脾气,这种「搞噱头」的产品,咱们都不会碰的。但奈何人家产品确实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如果说前几次下架还可能是在试探市场与监管,那这次下架应该是板上钉钉的监管强要求了。因为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考虑,长期拥有一款「招牌产品」所带来的效益,远超一次性下架带来的收入。
思来想去,我们还是决定再来讲讲这个神奇的产品。
图片
增额寿的「走红史」
要想把金满意足搞明白,得先从增额寿这个险种开始说起。
图片
增额终身寿险最早源自台湾,是寿险的一种变形,顾名思义,是保额会递增的终身寿险。
它的保险责任里面一般只包括身故和全残。理论上,它只是一个财富传承的工具:被保人身故了,赔付身故金给受益人。
但因为它后期的现金价值比较高,当需要用钱时,可以操作减保或者退保,拿到高现价,从而充当「储蓄工具」的作用。
其实最一开始,市场对它的青睐度不高,因为那时候年金险预定利率还是4.025%。
在2019年,银保监叫停4.025%的年金之后,灵活性更强,增值速度更快的增额寿才开始迎来自己的事业上的春天。
不过彼时的增额寿只是在小范围内有热度,因为那时候的金融市场异常火热,大盘突破3500点,大部分人的资金都疯狂地流向了股票与证券市场。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狂热后的资本市场迎来了凛冬,长达一年半的冰冻期,无数的资金被套牢。
普通存款、甚至大额存单利率也都一降再降,连5年期国债的利率都不到3.4%了,加上各种暴雷现象频出,手里有资金的人,也不知道该把钱流向何方。
这种情况下,增额终身寿以黑马之姿杀入场,收获青睐无数,尤其受到高净值人群的偏爱。
至少它可以保证长期稳定的财富增值,现金价值写进合同,风险几乎为零。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放进增额寿里,将其作为一种中长期的现金流管理工具。
不得不说,增额寿的走红也有几分【天时地利人和】的幸运。
不过走红同时,增额寿也频频受到监管点名。
本来是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寿险,却因为灵活的减保设置,变相改变了产品的形态。
为了眼前的保费,把长期的保障性产品做成高流动性的「理财」,如此长险短做势必会导致前几年的退保率极高,从而影响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收益,最终影响到利差,产生利差损。
违背行业规律,损害长期发展,可持续性也可想而知。
再加上销售过程也不算规范,出现了许多忽悠和误导,使得增额终身寿险成为监管的热点。
后来随着银保监的介入,2021年底开始,多家保险公司陆续下架部分增额终身寿产品。
其实,监管反对的是长险短做的风险,而不是增额寿本身,监管如此行动,也是担心保险公司后期的偿付与兑付压力。
在追求保费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被重点考虑的。
图片
金满意足臻享版「香」在哪
增额终身寿不复杂,保险责任也都大差不差,但金满意足臻享版既然能在众多增额寿中杀出重围,必然有自己的独到优势。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盘盘它到底好在哪:
1.可观的回报率
我们不需要管增额寿的保额复利递增速度,这个速度并没有实际意义,直接去看它现金价值表里的具体数字即可,再通过现金价值去反推不同年度的实际IRR。
目前增额寿的顶格利率是3.5%。
纵观金满各时间段的IRR,在中后期的时候无限接近3.5%,可谓是打遍同行难遇敌手,不愧为增额寿市场里的优等生。
比如上图,30年后现金价值比总保费高了2.4倍,IRR高达3.48%,折算成单利就是4.68%,算是比较可观的收益率了。
2.10年期缴费回本速度快
目前金满意足臻享版有四种缴费期限:一次性交清、3年交、5年交和10年交。
图片
如果仅从收益角度考虑,通常都更建议10年缴费,在保费没有交完的时候,现金价值就能超过保费,资金利用率更高。
3.减保限制少
从官方发的文件来看,目前弘康人寿并没有对金满意足臻享版的减保做很大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