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国家这个新动作,能让养老更有希望吗?

国家这个新动作,能让养老更有希望吗?

作者:   来源:  热度:6603  时间:2023-01-02
前段时间,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图片 从上述通知中可以得知,从2022年11月20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将在合肥、广州、

前段时间,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一则通知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图片

 

从上述通知中可以得知,从2022年11月20日起,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将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这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

 

【特定养老储蓄】是个新鲜词,咱们先看看它长啥样:

 

图片

与一般的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的期限明显更长,最短5年,最长20年,这点也较为契合「养老储蓄」的主题。存取类型有3种,分别是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

再看它的利率,通知上写的是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个清晰又模糊的描述。图片

下图是我们整理的现阶段国有银行还有部分常见股份制银行的5年期存款利率,大家对照着估摸下吧。

图片

 

同时,特定养老储蓄还规定了投资上限:储户在单个银行的本金上限不超过50万元,另外单家银行试点也有100亿的额度限制。

 

以上信息可以推导出特定养老储蓄本质上还是一种银行存款。

 

但它是一种很特殊的存款,既算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也属于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创新,是一种具有双重属性的金融产品。

 

 

图片

 

看问题不能只看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的表象背后透露的是政府的积极「自救」。

 

其实国家推动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和前段时间推行个人养老金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大力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

 

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呢?还要从现阶段的国情说起。

 

在2021年末,中国65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就已达到14.2%,超过了14%的深度老龄化线。与此同时平均预期寿命也在提升,达到77.93岁。这意味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会持续加深,未来的养老需求也会加速释放。

 

我国绝大多数退休老人唯一的养老保障就是职工养老保险,可现实问题却不允许大家只依靠它。

 

2020年,职工养老保险当年结余为负,缺口6994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运行倒是平稳,当年结余1498亿元,可是即便对职工养老与居民养老账户实行统筹调配,仍有5496亿元的缺口。

 

并且按照中国社科院的预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的累计结余到2027年达到峰值7万亿后就会开始下降,2035可能耗尽所有结余。

 

 

图源《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

 

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的发展一直不均衡,第一支柱向来「一枝独秀」,占比超过了55%,第三支柱却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占比极低,甚至不到7%。

 

图片

 

如今第一支柱缺口已现,要想解决未来日益剧增的养老需求只能两手抓,稳住第一支柱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三支柱。

 

稳住第一支柱,要不然就是提高人均缴费金额,要不然就是让更多的人加入缴费大军,这也是政府近年来一直鼓励生育的原因之一图片。

 

第二支柱发展很快,可惜受限也多。

 

设立年金会给企业带来许多额外的费用支出,因此,一般只有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大企业才会设立年金。可在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的占比更多,但它们却没有充足的设立条件。

 

目前全国设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法人只有11.8万个,仅占企业总数的0.2%。

 

被强制实施的职业年金的覆盖率倒是很高,目前已超过80%,可职业年金仅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不能都去考公考编吧图片

 

于是长期以来,国家政策一直在鼓励探索第三支柱发展。

 

为此,国家也做了不少动作。

 

比如2018年就在上海、苏州和福建开展了个人税延养老险的试点;2021年又授权了6家险企在浙江和重庆进行个人专属养老保险试点;今年4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落地个人养老金账户制政策。

 

再加上下半年即将推行的特定养老储蓄,可以和银行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形成互补,为第三支柱养老金的供给添砖加瓦。

 

 

图片

 

其实国家一直都在鼓励大家购买商业养老金,可惜收效甚微。

 

图片


大部分公民对政府有种天然的信任,认为养老靠国家就可以了。(当然这也侧面证明了咱们政府的公信力图片)

 

政府也没有辜负人民的信任。

 

居民养老是重要且刻不容缓的民生问题,所以政府在倡导个人购买商业养老金的同时,多年来也一直在多条赛道上发力,尝试了多种方式。

 

比如即将推进的【特定养老储蓄】就很有意思。

 

是根据国情,另辟蹊径的一种鼓励养老的方式,感觉有点像【中国特色养老方式发展道路】图片。

 

咱们前面梳理这个产品的时候说了,它本质上还是一种存款。

 

这说明啥呢。

 

要知道,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一直不高,甚至连世界银行建议的国际警戒线55%都达不到。但咱们是储蓄大国呀!我国居民储蓄率远远高于美国。

 

如果把这些存款变成具备一定养老属性的第三支柱里的资金岂不妙哉。所以特定养老储蓄这个思路真的极妙,精准抓住了咱们居民爱存钱的「痛点」。

 

图片

 

 

图片

 

养老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国将上下而求索,感觉国家为了养老问题也是操碎了心。

 

但咱也不能只依靠国家,毕竟咱们人口太多了,第一支柱注定只能广覆盖低保障,所以自己也得上点心。

 

准备养老资金真的真的很重要!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保险、养老理财、基金、房产等方式。

 

对于年富力强的人来说,准备养老这件事可能没有那么迫在眉睫,但它一定要在你的目标list里面,目标可以延期,但基准不可动摇。

 

养老焦虑并不是制造出来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有面对,也唯有面对才能解决焦虑。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