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发1万亿国债释放了什么信号? 增发国债为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经济参考报于10月25日刊发了一篇名为《增发万亿国债释放多重信号》的文章。根据该文章,记者在24日获悉,中央财政计划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增发的国债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旨在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的不足,从而提升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据报道,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4日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明确了上述安排。
今年以来,中国多地遭受了暴雨、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地方面临着较重的灾后恢复重建任务。近年来,各类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中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在8月17日召开的会议上研究部署了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提出了"加快恢复重建"和"进一步提升中国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
这次增发的国债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今年计划使用5000亿元,明年结转使用5000亿元。据财政部介绍,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八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行动、重点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东北地区和京津冀受灾地区等高标准农田建设。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次增发国债一方面意味着财政政策将持续致力于保障民生,有助于弥补抗灾的不足,真正增强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韧性。与此同时,这也将有效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使地方政府能够在今年底和明年初提供更多财政资源来稳定经济增长。
增发国债为什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
增发国债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以下几个原因:
1. 促进经济增长:通过增发国债,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就业创造等方面的投资,从而刺激经济增长。这些投资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2. 弥补财政缺口:在某些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可能无法满足支出需求,导致财政赤字的出现。通过增发国债,政府可以获取额外的资金来填补财政缺口,确保公共服务的正常运行和基本支出的充足。
3.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发国债可以帮助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资金重点用于支持重要领域和关键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4. 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通常承担着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责任,但面临着财政收入不足的挑战。通过增发国债并将资金转移支付给地方,可以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帮助其更好地履行职责,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总之,增发国债作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填补财政缺口、优化支出结构和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等方式,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社会福利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规划和管理债务,以确保债务的可持续性和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