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钓鱼演练321名大学生上钩 详细情况介绍 钓鱼演练有什么好处
“华师917美食节”100张“美食霸王卡”(价值500元)免费领!点击网址……”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的3.4万名大学生收到了这一短信,有10%的同学点击了链接,其中321名大学生填写并提交了详细个人信息。他们不知道的是,若网络这头不是警方在“钓鱼演练”,那么他们已成为可能被骗的超高危人群。
这场主题为“钓鱼行动·湖北高校沉浸式反诈课堂”的反诈行动由湖北省公安厅指导,湖北省反诈中心、华中师范大学等联合开展。活动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让大学生们身临其境体验网络诈骗套路。
学生们收到的这条短信显示,只要进入指定网页链接,填写指定信息,即可获得抽奖机会。
“鱼饵”短信群发后,陆续有学生“上钩”。截至9月17日12时,共有321名学生“上当受骗”。其中,女生占65.73%,男生占32.27%;研一学生占比最高,接近29%,其次是研二和大一新生,分别占比24.6%和12.7%。“中招”的学生不仅填写了姓名、电话号码、QQ号、身份证号,还提交了学院、年级、饮食偏好、兴趣爱好等详细个人信息。
“被骗”的赵同学说:“一些外卖软件上经常有抽奖吃‘霸王餐’的活动,我以为是类似的,再看到这个页面上有学校的名头就相信了。”同样“上钩”的周同学猜到了短信有可能是诈骗信息,但想着没要打钱,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等信息在很多场合都会填写,就放松了警惕,但她留了个心眼,个别信息填的是假的。
“不要以为不涉及财物,就不会被骗!”湖北省公安厅刑侦总队重案支队副支队长、湖北省反诈中心负责人吴春丽提醒,收集个人信息是第一步,接下来诈骗团伙会根据具体信息“量身定做”个性化诈骗套路,迷惑性、欺骗性更强,更难防范。他提醒同学们: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一旦发现被骗,要及时拨打110或者96110报警,并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取证。
在华中师范大学佑铭体育馆,3500名大学新生“沉浸式”参加了一堂反诈防诈课,民警讲述真实案例、模拟诈骗场景。
“不要裸聊,洁身自好。”湖北省反诈中心民警周梦荻的一句话,让台下大学生忍俊不禁。“不要笑啊,裸聊诈骗在学生群体中并不少见,尤其是男生更易上钩。”周梦荻介绍,针对大学生群体的裸聊诈骗案件时有发生,个别男生社会阅历浅、防范意识差,极易被网络那头“抠脚大汉”的甜言蜜语所蒙骗,“希望大家都能培养健康良好的兴趣爱好”。
钓鱼演练有什么好处
钓鱼演练(Phishing simulation)是一种模拟网络钓鱼攻击的训练活动,在控制的环境下测试用户对诈骗邮件、短信或链接的反应。这种演练有以下几个好处:
**1.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钓鱼演练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了解各种网络钓鱼技术和手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辨识潜在的网络威胁。通过参与演练,人们可以学习如何警惕和避免成为网络钓鱼的受害者。
**2. 强化安全培训效果:** 钓鱼演练是安全培训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的模拟攻击,员工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网络钓鱼的危害,并且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应对这些攻击。这种实践性的培训方法可以增强员工对网络安全的敏感性,并提高他们在面对真实威胁时的反应能力。
**3. 评估组织的安全水平:** 钓鱼演练可以帮助组织评估其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通过观察参与者的反应和行为,可以了解到员工在面对潜在威胁时的反应程度,从而确定组织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4. 提升整体安全防范:** 钓鱼演练不仅能够帮助个人提高防范意识,也可以促使组织加强整体的安全防范。通过分析演练结果,组织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包括技术措施、培训教育和政策制定等。
总之,钓鱼演练是一种有益的训练活动,可以提高个人和组织在网络安全方面的警惕性,增强防范能力,并为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反馈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