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东移多地应警惕强对流 详细情况介绍 强对流天气是什么意思
根据中央气象台的最新消息,过去一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较弱且零散,只有华南、江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分散性大雨或暴雨。其中,广东汕尾和湛江、浙江台州局地出现了大暴雨(100~152毫米)。此外,内蒙古、陕西、山西等地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中雨和局部大雨,且伴随着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全国天气形势将趋于复杂。受冷空气东移影响,内蒙古中东部、华北西部和北部、东北地区等北方多地将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黑龙江等局部地区可能会出现大雨或暴雨,且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降水过后,上述地区的气温普遍下降4~6℃,黑龙江局地的降温幅度可能达到8~10℃。未来24小时,京津冀、山西、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将出现明显的对流性天气。建议公众密切关注临近时段的预报预警信息,外出时要注意携带雨具,警惕短时大风、局地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来袭,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从17日至20日,四川盆地、江汉、黄淮等地将会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累计降雨量为40~80毫米,部分地区可能达到100~180毫米,重庆北部、河南东南部、安徽西部等局部地区的降雨量可能超过250毫米。其中,17日至18日,大到暴雨主要集中在四川东部、重庆及陕西南部等地;19日至20日,降雨范围将扩大且强度增强,湖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部分地区将先后出现暴雨或大暴雨。
气象专家指出,此次强降雨过程的影响范围广,降雨强度大,重庆、河南等地个别站点的日降雨量可能接近或超过历史同期极值。建议公众做好暴雨次生灾害的防御,同时防范局地强对流天气对交通出行、城市运行等的不利影响。
强对流天气是什么意思
强对流天气是指在大气不稳定的情况下,空气上升形成云团时,由于上升气流产生的热量和水汽释放,导致局部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快速变化,从而形成的强烈对流运动。这种天气通常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龙卷风、强风等极端天气现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通常与大气层结不稳定、水汽充足、地表温度高等因素有关,常常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危害。因此,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测和预警非常重要,可以让人们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
强对流天气包括哪几种天气
强对流天气包括以下几种天气现象:
1. 短时强降水:指短时间内(一般指1小时内)的降雨量较大,常常伴随着雷电、冰雹等现象,对交通、农业等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2. 雷电:指云层内部的强电荷分离和电荷积累所产生的放电现象,常常伴随着闪电、雷声等现象,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3. 冰雹:指在强对流云中,水滴在上升过程中遇到冷空气时,迅速凝结成雪花状或球状的降水现象,常常伴随着雷电、强风等现象,对农业、交通等造成很大影响。
4. 龙卷风:指在强对流天气中,空气上升形成的强烈旋转气流,常常伴随着强风、破坏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点,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5. 强风:指在强对流天气中,由于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的强烈对比,产生的强风现象,常常伴随着短时强降水、雷电、冰雹等现象,对交通、建筑等造成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