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致5万亩耕地严重沉降?官方回应 详细情况介绍 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央广网北京7月30日消息,中国之声29日独家报道了辽宁铁岭调兵山市因煤矿开采导致部分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发生沉降,积水严重,农民无法正常耕种的问题。
调兵山市相关部门回应中国之声称,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将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研判采沉区实际问题。那么,如何抢救受“伤”的耕地,保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呢?
记者连日来在调兵山市晓明镇、晓南镇、大明镇等地的十几个行政村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村子周边的耕地大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和积水,严重的地方已经形成一眼望不到头的水塘,甚至有鸟类飞来觅食。这些耕地部分是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地里种植的玉米连片倒伏,高矮不齐,收成很难保证。
调兵山市晓明镇万家房村村民刘先生告诉记者:“我们承包范围都在沉陷区内,受灾严重的是最近三年。原来我们的地在没有沉陷之前,基本上旱涝保收。从我记事起,玉米在当地就没有绝产的时候。沉陷之后,整个田块的水淤积在里面,排不出去,我们投入全扔里面了。”
面对这一问题,调兵山市相关部门表示,将强化落实主体责任,研判采沉区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农田。此外,他们还将加强与煤矿企业的沟通协调,推动煤矿企业改善采矿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农田的影响。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煤矿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保护好农田,确保粮食生产的正常进行,维护农民的权益。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煤矿开采的监管,确保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耕地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以有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土地开发和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地被用于建设房屋、道路和工业园区等,导致农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
2. 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过度放牧和森林砍伐等导致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使得土壤质量下降,失去肥力。
3. 水资源短缺和灌溉不当:水资源短缺和灌溉不当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和水分不足,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降低耕地质量。
4. 化学污染和农药残留: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其他农业化学品会导致土壤污染和农药残留,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5.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和暴风雨)可能对耕地产生不利影响,降低土壤质量。
6. 土地退化和土地污染:过度耕作、土地退化和工业废弃物的排放等因素会导致土地质量下降和土地污染,对农作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耕地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推广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农药使用的监管等。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提高人们对土地保护的重视和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