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2669103475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跨文化能力研究

《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跨文化能力研究

作者:   来源:  热度:573  时间:2023-12-04
摘要:“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他不仅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还不遗余力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生活的
《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跨文化能力研究

 

要:“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林语堂在中西文化交流方面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他不仅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还不遗余力地把中国文化传播到西方,《生活的艺术》就是一个典型代表。《生活的艺术》在语言、艺术、文化等方面都深刻体现了林氏特有的文化传播风格, 展现了其非凡的跨文化能力,研究林氏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跨文化能力,可以为今后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更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林语堂;跨文化能力;生活的艺术

中图分类号: G125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4-0097-05

一、引言

在中西文化的跨界理解上跨文化能力是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理解不同文化差异的基础。当前对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于内涵价值、组织构成、评价体系和培育模式。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圆圈思维模式”[1]、“因化制宜”模式[2]、“进化论”模式[3]Earley & Soon Ang2003)和“阶梯式思维模式” [4]。国内学者对跨文化能力构成研究集中于能力的构成维度和视角,其中理解力、共情力、互动力和反思力是对跨文化能力国内外主流模型内涵的扩展[5]。国外学者Deardorff[6]提出了跨文化能力的构成如同金字塔,塔底(第一层次)是对跨文化能力态度,第二层次是对跨文化区域或行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第三层次是对前两个层次自我的融合能力,塔顶(第四层次)是将交际和跨文化能力有效融合过程后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的评价可以分为效率视角、适应性视角和双赢性视角[7]。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及第二课堂的有效利用是将跨文化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和载体[8]。将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贯穿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并灵活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立体的“渗透式”模式[9]

关于跨文化能力理论, Deardorff[10]2009)综合学术界的观点,总结出了如下模型:构成模型(compositional model)、双向互动模型(co-orientational model)、发展模型(developmental model)、适应模型(adaptational model)、因果过程模型(causal process model)等。基于此,跨文化能力的核心内涵要求人们:①能够在掌握本国文化的同时超越自我的文化意识;②要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层面,避免出现文化中心主义、文化偏见等;③要了解中西文化价值、文化理念的差异;④了解中西文化话语模式、交际特点,并能用一种平等的文化态度来看待中西文化的异同;⑤要有文化同值性的意识,能够保持本我文化的特殊性。林语堂跨文化的能力在《生活的艺术》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是林语堂旅美专事后写的第一部英文作品,是继《吾国与吾民》后更加详细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1937年一出版,该书就跃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次年更是居美国畅销书排行榜首达52周之久,且接连再版四十余次,并被翻译成日、法、西班牙等数十种语言,直到今天仍在不断重版。林氏在《生活的艺术》中结合自己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向西方充分地传达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高雅浪漫的东方情调,给西方人讲述了一个可以效仿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以致Peter Precott(美国书评家)称:“读完这书后,我真想跑到唐人街,一遇见中国人,便向他行个鞠躬礼。”

二、林语堂跨文化能力在《生活的艺术》中的体现

《生活的艺术》无论是从语言还是内容上来看,都是西方了解中国不可或缺的材料,是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过程中不可忽略的经典之作。林语堂跨文化能力在《生活的艺术》中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性灵幽默的语言风格

林语堂的语言,尤其是英语语言一向以清顺自然、简洁樸素、幽默诙谐著称。纽约艾迈拉大学(Elmira College)校长在1940年给林语堂先生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时,曾如是说:“... by the magic of your pen you have portrayed the soul of your great people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a way no person has ever done before. In doing so you have spoken to the people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world in their own language with an artistry that is at once their envy admiration and despair. [11]据不完全统计,林语堂在其近60年的著作生涯中共出版了中文著作16种,英文及编译著作51种。林语堂先生学贯中西,外国娓语式散文和中国明清之际性灵作品的长处相结合,再加上自身的禀赋,林氏的作品曾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世界各地的人们诵读,林语堂也因而在国际上享有文化使者的美誉。林语堂曾三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由此可见,林语堂的语言是何等的美妙,何等的令人羡慕,何等的令人自叹不如。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介绍中国文化时的笔锋温和幽默,给人营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的氛围,这也正是林语堂娓语文体的魅力所在。所谓“‘娓语文体就是闲谈的文体,即指作家为了表达一己之见,随意抒发,不着痕迹,一如行云流水[12]。《生活的艺术》共有十四章,从第一章“The Awakening”到第十四章“The Art of Thinking”,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作者行云流水般思想的体现,随意抒发,不着痕迹。这也正符合了作者对写作的看法:“Writing is good or bad depending on its charm and flavor or lack of them. For this charm there can be no rules. Charm rises from ones writing as smoking rises from a pipe-bowl or a cloud rises from a hill-top not knowing whither it is going. The best style is that of sailing clouds and flowing water like the prose of Su Tungpo.[13]391正是基于作者对写作的如是理解,在《生活的艺术》整部书中我们很难找出任何矫揉造作之处,随处可见的则是散文和随笔的精华所在。

 

林语堂是将“humour”译为“幽默”的第一人。所以,幽默在其作品中无处不在。在《生活的艺术》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幽默所在:“The three great American vices seem to be efficiency punctuality and the desire for achievement and success. They are the things that make the Americans so happy and so nervous. They steal from them...and cheat them...[13]160这段话也完全符合林语堂的幽默风格:“效率”“准时”“对成功的追求”对美国人来说是“三大法宝”。但是,在林语堂的笔下,它们就成了“三大罪恶”了。另外,“steal”和“cheat”则生动而贴切地刻画了美国人被剥夺享受“许多悠闲而美好的时光”的权利。当讲到效率问题的时候,林语堂拿中美编辑做了对比,之后得出:“The Chinese editor is wiser than that...He wants to leave his readers the supreme satisfaction of discovering a few typographical mistakes for themselves. [13]161诸如此类的段落还有很多。我们不得不说林语堂的幽默不是一笑而過的事情,而是笑过还让人久久回味在其睿智的话语之中。

 

《生活的艺术》有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林语堂翻译而来的,如《桃花源记》《兰亭集序》等都被完整翻译了出来。《论语》《道德经》《浮生六记》等则被部分翻译出来了。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Literary beauty is only expressiveness. [13]396所以,其在翻译的过程中用了很多诸如摘译、节译、编译等翻译手法。如:

The greatest wisdom seems like stupidity. (大巧若拙)

The greatest eloquence like stuttering. (大辩若讷)

Movement overcomes cold,(噪胜寒)

But staying overcomes heat. (静胜热)

So he by his limpid calm

Puts everything right under heaven. (清静为天下正)[13]101

(二) 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

林语堂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得益于其独特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省漳州市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林至诚为教会牧师。林至诚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不仅给孩子讲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指导孩子们学习英语,用基督教义教授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正是在这样中西结合的家庭教育背景下,林语堂深受熏陶。而其后来在清华任教期间的不断深入学习,更是让他思想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壮大。

在中西文化共同影响下成长的林语堂,深刻了解到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为促进其共同发展不懈努力着,因此他一向都是秉承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向中国介绍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进行创作的。这一点在林氏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将中国优秀文化著作译成英文形式,并以此向外国人表达自己的中国文化思想观点。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对中西文化的至深了解亦随处可见。在第一章“The Awakening”里,关于西方人和中国人的性格文化特点,林语堂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R3+ D2+ H2+ S1= The English

R2+ D3+ H3+ S3= The French

R3+ D3+ H2+ S2= The Americans

……

R4+ D1+ H3+ S3= The Chinese1

在此基础上,林语堂认为作家和诗人也可以套用此公式,因而得出:

Shakespeare=R4+ D4+ H3+ S4

Heine=R3+ D3+ H4+ S3

Shelly=R1+ D4+ H1+ S4

Poe=R3+ D4+ H1+ S4

Li Po=R1+ D3+ H2+ S4

Tu Fu=R3+ D3+ H2+ S4

Su Tungpo=R3+ D2+ H4+ S3

此外,在《生活的艺术》中,中国儒道文化被林语堂如数家珍地运用在该书的各个部分。在“Who Can Best Enjoy Life?”这一章中,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儒道经典来阐释中国的儒道文化,如《道德经》(Taoteching)、《中庸》(The Golden Mean)、“半半歌”(The Half-and-Half Song)等。《生活的艺术》虽然是一部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的书籍,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西方文化谙熟于心。Democratic Vistas(《民主主义憧憬》)是作者引用美国作家惠特曼的观点来讲述个人主义的。 在“The Enjoyment of the Home”中,林语堂讲述了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在中国“This desire to grow old and in any case to appear old is understandable ...A young man is supposed to have ears and no mouth ...”“...have always pictured an old man with ruddy cheeks and white hair as the symbol of ultimate earthly happiness;在美国“...that hale and hearty old man in American tell people that they are young or are told that they are young”“...the fact that the old men in America still insisting on so busy and active can be traced to individualism...”因此,我们可以说林语堂正是基于对西方文化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才写出了《生活的艺术》这部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经典著作。

(三)巧妙的文化传播策略

19368月,由于《吾国吾民》在海外的畅销,林语堂受赛珍珠的邀请,带着一家五口乘船赴美,进行专事写作。在赛珍珠夫妇的建议下开始着笔于向西方读者介绍他们尤为好奇、感兴趣的东方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调,最终完成了《生活的艺术》一书。作为一位用英语创作的中国作家,他的英文作品同样也包含了很多种类,如小说、散文、译文、传记等,其中《生活的艺术》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轰动,成为1938年美国最为畅销的著作,稳居排行榜首位,历经四五十年而不衰。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研究者所采取的方法策略。作为一位作家,写作策略是文化传播交流不可忽视的重要手段。再观林语堂成功的例子,除了自身深厚的中西文化和难得的媒介机遇给他带来的助力外,还有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恰当的翻译策略。

一方面,林语堂对“期待视野”这一领域也有一番自己的研究,所以其在选题和写作时总是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理。在某种程度上,《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最后一章的扩展,但又不仅仅是扩展。《吾国与吾民》一出版就赢得了美国读者的好评,他们渴望能有一本更为详细有趣的书籍来帮助他们更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林语堂正是抓住了西方读者的这种心理,在《生活的艺术》中,他更详细讲述了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令、如何赏花等的悠闲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林语堂懂得如何让文章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是林语堂最大的特色之一。《生活的艺术》全书充满了清新自然、幽默睿智的语言,而且符合西方人的阅读习惯。该书中所涉及的中国文化经典大部分都是林语堂先生直接翻译而来的,而不是直接摘用别人的译本。在第九章“The Enjoyment of Living”中,林语堂介绍说最简单的酒令是shehfu(射覆),紧接着又为大家举了《兰花梦》的例子,其中所记载的酒令,用到了red-light district(红楼),dandy(纨绔子),say prayers(念经)等表达方式。在阅读“On Food and Medicine”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类似rehmannia lutea(生地)、asparagus lucidus(天门冬)、lycium chinense(枸杞子)的中藥名词。当然在此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例子的共同点是都巧妙地采用了“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使作者对中国典籍的引用显得更加自然贴切,同时能够让西方读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他性”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从中使得文化表层、文化心理行为和日常思维习惯有了更为精彩的呈现。

“站在更广大的背景上”来看中西文化是林语堂的又一大特点。林语堂曾说中国文化是“静”的文化,西方文化是“动”的文化。因此,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会更加显示中华文化的内涵特点。在“The Feast of Life”这一章中,作者引用梭罗、惠特曼和一名中国学者的话来比较中西方文化中对美感的描述;在“The Importance of Loafing”中,林语堂拿中美编辑和中美工程师作比,以此来说明中西对待悠闲的态度;在“The Enjoyment of Living”中,作者对比了中西用药及饮食方面的差异,而且建议西方应该多了解中国烹饪之术。

三、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促进者,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历史人物,林语堂在中西文化的双向交流上做出的贡献不言而喻。而“两脚踏东西文化”这一句自传中的联语的的确确也反映了林语堂的一生。他最为畅销的《生活的艺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著作。但客观来看,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生活的艺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林语堂一直以来作为跨文化学者被中国学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对林语堂的跨文化传播也是各有说辞,褒贬不一。虽然林语堂的作品很多时候受其本身思想的影响而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但其对跨文化传播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时至今日,我们仍可从中获得不少有益于新时代的启示。

在未来的跨文化能力培养时,我们应该着重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1)文化的非排他性和跨界性。林语堂在通过英文著作向西方读者成功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时,一方面借助他个人对西方文化深刻的见解,以及巧妙的英语写作技巧。另一方面,他还考虑到了工业化时代西方读者的现实需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式进行了创作,这使得其书受到读者们的追捧。显然,这些方法在现如今也不乏值得我们学习推广的地方。

2)文化的丰富性。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大篇章地介绍了道家思想,忽略了儒释二家的理论及在中国的广泛影响。虽然这番详略处理,有利于当时的西方读者对中国文化加以理解与交流,却无法让西方读者从深层次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全面地、正确地客观评价中国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留下了遗憾。

 

3)文化的时代性和发展性。林语堂重点向西方读者描述了“闲适”的中国道家文化,但忽略了其文化时代性。虽然满足了西方读者对于工业时代的实际需求,却很难了解现代中国文化。如“品茗”“行酒令”这类文化虽然可以体现传统中国文化的特点,但没法表现现代中国文化的时代进步性。

4)影响力的深远性。显而易见,林语堂传播中国文化方面的专著在西方创下了奇迹般的销量,让不少西方读者认识、理解了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我们不能高估它的影响力,它只是部分地开拓了当时中国人与世界的相互认识,但无法产生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

《生活的艺术》无论是从语言还是文化方面,都体现了林语堂不凡的跨文化能力。所以,正确积极看待林语堂的跨文化能力及其对跨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对我们今后的跨文化研究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1R=RealityD=DreamH=HumorS=Sensitivity;数字(123)代表RDHS所占份额。

参考文献:

[1]Hampden-Turner CharlesTrompenaars Fons. Cultural Intelligence Is Such a Capacity Credible [J]. Group and Organization Management2006311):56-63.

[2]Harry C. Triand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of cross-cultural training effectivenes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197714): 19-45.

[3]Lévy-Leboyer Claude.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J]. Personnel psychology2004573):792-794.

[4]J. Campinha-Bacote. Cultural diversity in nursing education issues and concerns[J]. The Journal of nursing education1998371):3-4.

[5]徐佳. 跨文化教学环形实践模式的应用摭探[J].成才之路,2018,(24):7-9.

[6]Deardorff Darla 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6103): 241-266.

[7]孙永春. 跨文化能力评价模式建构及测试[J].外语学刊,2019,(3):73-78.

[8]鄭晓红. 论文化价值取向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呈现——以《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全新版)为例[J].外语界,2009,(20):86-91.

[9]赵芳. 赴目的语国家体验和学习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14,(7):215-216.

[10]Deardorff Darla K.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Search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J]. International Educator2004132):13-15.

[11]林太乙. 林语堂传[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179.

[12]王兆胜. 林语堂: 两脚踏中西文化[M]. 北京:文津出版社, 2005140.

[13]林语堂.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Study on Lin Yutang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YANG Huihui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Chengdu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Chengdu Sichuan 610401China

AbstractLin Yutang who is skilled at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He not only spread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 but also brought Chinese culture to the west.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is one of Lins representative works fully manifesting his style of cultural dissemination. Therefore the study of Lin Yutang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can help us conduct the research on Lin Yutangs contributions to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better which can also offer more referential values for futur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mmunications.

 

Key wordsLin Yuta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s; 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编辑:邹蕊

收稿日期:2019-12-15

作者简介:杨慧慧(1984-),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语言与文化。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