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的说法,今年的头伏期间,华北平原等地的高温将经历先消减再发展的过程。而南方部分地区将维持大范围的高温闷热天气,就像一个持续了很久的桑拿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新疆、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和海南的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中暑天气。
根据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全国头伏中暑指数地图,今年的头伏期间,比较容易中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江南华南以及新疆地区。
王伟跃表示:“在头伏期间,华北平原的高温将在11日至12日逐渐被雨水冲淡,然后从14日开始再次上升,并且由于湿度较大,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北部、河南、陕西关中等地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2℃,有时甚至会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极易中暑。”
特别是在天津西部、河北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等地,局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能超过37℃,白天闷热,午后又有很强的日晒。与此同时,在新疆中北部、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一带,头伏期间主要是干热和强烈的日晒,局部地区最高气温可能达到40℃,这些地方也容易发生中暑。
王伟跃指出:“江南和华南地区受到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头伏期间主要表现为高温和湿度较大的闷热天气。”在头伏期间,江南、江淮、华南地区多数地方的气温将超过35℃,高温天数一般为7至9天,这些地区也容易中暑。长江中下游地区、江南大部分地区以及华南中部和东部等地更容易发生中暑。湖北东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中部和北部、福建西北部、广西西部和海南岛中部等地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34℃,其中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37℃以上的高温天气,同时最低气温也大多在26℃以上,加上相对湿度较高,非常容易发生中暑。
总体来看,上述地区在头伏期间将面临炎热的天气,大家应尽量避免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气温较高的时间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如果出现体温持续升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防中暑和热射病的发生。
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西藏、贵州和云南等地的最高气温大多在32℃以下,天气相对较为舒适,不易发生中暑的风险,这可真令人羡慕。
以上是关于今日入伏和头伏期间哪些地区更热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