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2669103475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作者:   来源:  热度:5966  时间:2023-12-03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于2007年6月30日被认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医术以“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河间易水兼收并蓄”为其突出的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于2007年6月30日被认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医术以“伤寒温病融会贯通,河间易水兼收并蓄”为其突出的学术特色,其主张“治病必求其本”,反对脱离实际的“虚学”,强调躬亲实践的“实学”。1929年,孔伯华先生联合同道在北京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培养学生700余人,为中医药及其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使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精髓也得到了传承。

 
“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以其學术传人的临床诊疗为主要实践方式,并以其独特的“辨证诊疗体系”(理法方药)贯穿在辨证处方、学术著作、教材教案、医案分析及相关健康产品等表现形式上。“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依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之一的孔伯华名家研究室搜集、整理孔伯华先生医案;收集、整理孔伯华先生弟子及再传弟子医案、代表著作、手稿、历史影像、医话医论,梳理了孔伯华中医世家学术传承脉络、完善了学术思想,使之能完整地得以传承。围绕北平国医学院历史传承,以选择病症入手,结合临床建模,继而寻求与综合大学、医疗专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合作,使数据的采集及记录更具现代性、科学性。
 
孔令谦先生,孔伯华嫡孙,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孔子第七十六代孙,系统地介绍了孔伯华身世及北平国医学院的创办经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学术思想和传承经历,以及孔医堂养生妙方。
 
中医世家  医家风范
 
孔伯华(1884年-1955年,后称为“先生”)名繁棣,字以行,原籍山东曲阜县人,孔子第74代孙,其祖父孔宪高是清朝进士,精于文学兼通医理。先生少时随祖父宦游,秉承家学,刻苦钻研,不慕荣利,14岁时就定下不求科考举子业而专攻医学、志在济人的决心。
 
先生性至孝,23岁时,母病垂危,先生日夜精心照料,亲自煎药,无微不至,更由于其平日待人厚笃,博得邻里和亲友们的称赞。先生在河北易县居住时,听说此间中医前辈梁纯仁、蔡秋堂二位先生的学识渊博、医术高明,在当地颇享盛誉,即虚心前往求教。二公对先生的辨证察脉之造悟才度及平素的为人和作风也早有所闻并深为器重,因此倾囊相授,使其尽得其传。先生擅于博采和吸取各家之长,类皆如此。31岁时,应聘始来北京,在外城官医院(北京宣武中医医院旧址)任医官职务。1923年,先生即辞却医官,在京悬壶应诊,投无不效。先生对孤贫患者,深切关怀,倍加悯恤,安老怀幼,济人于危,不但免收诊费,且常慨解义囊,助其药用或疗养等生活之资。这种崇高的医德,远近称颂,遐迩闻名。
 
 
 
1917年,进绥一带流行鼠疫,据说挨户传染,很快遍及一村,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当时派曹巽轩率医官组成进绥防疫队前往防治,成效卓著。次年夏秋之交,廊坊一带虎疫(即今之霍乱,当时称“虎疫”,或“虎列拉”)又起,派孔伯华与杨如、张菊人、陈伯雅等率队防治。当时疫情猖獗,一时传为“今夕聚首言欢,明朝人鬼异域”之谣,几乎家家有僵尸之痛,于是先生决定与杨浩如、张菊人等均深入村庄,沿户访问,边宣传,边治疗,不辞劳苦,一心赴救。不数日,群众见治疗能有速效,确可换救危亡,乃竞相求治,因此深受欢迎,获得很高评价,并与同行诸人分别编写了《传染病八种证治晰疑》一书十卷刊行问世。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以及近百年来的西医集中输入的影响,1927年先后曾有一些虚无主义者喧嚣一时,诬蔑“中医学术既不科学,理论又极荒谬”,把中医贬得一无是处。到了1929年以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政府颁布了“取缔中医”的命令,这些都激起中医药界和全国人民的极大公愤。于是,全国中医及中医药团体联合起来表示坚决抗议。各界代表聚集上海,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于当年3月27日召开临时大会会议,通过决议,组织“联合赴京请愿团”。先生当时为华北中医界代表,被推选为临时大会主席,率领全团前往南京请愿。以孔伯华为首的代表成员据理力争,要求政府取消这项荒谬决议。在众怒难犯的形势下,国民党政府被迫收回成命。同时,为了平息民愤,混淆视听,国民党政府还在南京设置“国医馆”。至此,中医算是赢得了一些合法保障,从而使得中医学免遭更为严重的摧残。
 
 
 
经过此番激烈斗争,先生深深感到中医药界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人才,壮大队伍,提高中医疗效,确保人民健康,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广大人民的由衷信任,中医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930年,先生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最初名为“北平医学校”,地址先在西单太平湖五道庙,后迁至丰盛胡同,改名为“北平国医学院”(自第十一班改名为北京国医学院)。在中央国医馆备案,萧老为董事长,先生为院长,聘请当时知名中医分别担任各门课程的讲师。唯因经费拮据,先生常以个人诊费收入挪补开支。先生一生,既无恒产,又无积蓄,学校开支较大,家中人口众多,常遇困难还要借贷,因此先生之艰苦办学、仗义疏财、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深得医林和社会的敬仰。1937年孔先生为《北平国医学院同学录》题词时说:“承同人推选为本院院长……幸同仁热心赞助,各生亦自知竞进,七年以事,幸能存在,五衷窃慰,国医从此或可少存一线之生机也。”“七七事变”以后,伪政府企图接管北平国医学院,受到师生们的抵制,于是他们假冒伪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达数年之久,仅校址就被迫三迁,伪政府还蓄意扰乱教学秩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萧老因年迈告退,孔先生又坚持数年,直至1943年停办,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
 
 
 
北平国医学院注重中医传统的教学体系。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特别是萧、孔两位的教育思想,充分表明从总体上突出中医学术体系和注重传统的教学思想。阐明药能治病之原理、辨药先须辨性、药之人气分与入血分,以及药之气味色和其部位的关系。除了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外,对于临床教学更为重视,萧、孔两位均亲自带学生实习。萧氏曾言:“非学校医院并设,使学习与临床互有经验,不易取得良好效用。”当时曾招收少量外地学员,可以住校,实习时孔氏待学员如亲人,对侍诊者到时留饭,体现了“师徒如父子”的亲密关系,具有浓郁的传统师承教学的色彩。总之,北平国医学院是京都首创的中医高等学府,从学制、教师、课程、管理等方面,称得上是一所民办的正规化中医高等教育机构,在中医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学院还非常重视医德,善于启发教育。萧、孔两氏均为京都名医,医德尚高,深受同道与患者爱戴。萧氏诊病心正意诚,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为人正直,不图私利,谦虚恳执,尊重同道,为学院师生称道。
 
 
 
先生平易近人,对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倡导启发,主张独立思考。临床见习时,每遇疑难病症,当即提示生徒,或事后进行讨论,允许提出不同看法和意见,畅所欲言,尽情辩论,然后作出总结,指归而教之。先生常告诫门人:医学是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的大事,必须因人而异,详加辨证,愈辨愈明,才能使病无遁形,药不虚发,门人弟子皆有听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先生题其诊室曰“不龟(读jūn)手庐”,尝自号为不龟手庐主人。此乃先生自謙之辞,意为自己只不过有龟手之特效小技而已。然而将见于《庄子》的寓意深刻的典故用于自己的诊室,亦足以说明先生在文史方面的造诣和修养。
 
伤寒温病融会贯通 精炼医道济世众生
 
在谈到先生的学术思想时,孔令谦先生详尽地做了阐释,“对于北京四大名医之孔伯华的学术思想当下有多种解读,有人看到孔伯华‘临床大家的气度,有人看到孔伯华温病学家的风采。而在我们眼中,则看到了孔伯华先生伤寒温病融会贯通的特质,以及其教育育人的襟怀和远见卓识。”
 
先生曾说:“学医必须精,不精就不可能弄懂弄通其中的深刻道理。记了几味药,背过几个方,就冒失地去看病,这就容易误人害人。不仅要精,同时要博,学问渊博更有助于弄通医学的奥妙。”还说:“治病必求其本,乃坚守不可移易之法规,不知病之所在,模棱两可而治之,病未必除而命先尽矣。”先生认为,古今之人,素质不同,如果照搬古方,就是泥古不化。借鉴前人的经验绝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实事求是,须臾不可脱离客观实际。由此可见,先生不是主张不用古方,而是主张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古方,这体现了先生之师古而不泥古的治学思想和医疗作风。
 
 
 
先生主张“医之治病,首先在于认症”。将症认清,治之如同启锁,一推即开。故亦主张先议病,后议药。若但知以执某方治某病,不论因时、因地、因人,不审何脉、何因、何证,是冀病以就方,非处方以治病,辨之不明,焉能用之无误。殊不知施治之妙,实由辨证之真;寒、热、虚、实,不昧于症而又不惑于症;汗、吐、下、和,不违于法而又不泥于法;否则疑似甚多,临证莫决,见病治病,十难效一。
 
另外,先生将伤寒、温病进行融会,在晚年所作《时斋医话》中论述:病有千端,治法万变,莫不统寓于“六经”之中。先生所云“六经”,已经包含、覆盖所有“病性、病位”而无遗漏。中医的辨证论治,其实就是辨病性(虚实、寒热、气血津液)、辨病位(表里、上下、脏腑经络)。我们可以说,先生既是公认的温病大家,亦是杰出的伤寒名师,堪称“伤寒温病融会贯通”的代表人物。
 
在遣方用药方面,孔令谦先生提到,先生用药的特点,可以总结为“虎啸龙腾”。先生遣方用药必先辨证精详,对证用药,并无门派之偏倾。他认为不论是祛邪还是扶正,都是为达到恢复和补养元气为目的。扶正即为祛邪,祛邪亦可扶正,孰前孰后,应因人、因地、因时而决,不可先有主见,更不可执于成方。先生擅用石膏,虽用量惊人,却常有起死回生之妙,足见其辨证极其精准,而且对病情的把握也能做到成竹在胸。据先生弟子马龙伯教授回忆:“先生喜用石膏,还为此专门讲座,纠正了世人以为其药大寒,常规避之,以恐伤肠胃的错观点。他认为石膏是质重气清,味辛微寒,凡内伤外感,病确偏热者,投无不宜”,并考证了《本经》《伤寒论》等书中对石膏的介绍与应用方法,从各个角度加以分析,论述十分精辟。
 
 
 
孔令谦先生在谈到先生用药特色时介绍,先生临证除了善用石膏外,另一大特色就是喜用鲜药,孔门弟子大多沿用至今。随即孔令谦先生便举了鲜药妙用的例子,如鲜茅苇根、鲜石斛、鲜生地、鲜麦冬、鲜九节菖蒲根、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鲜荷叶、鲜藕、鸭梨、梨皮等,此类鲜药多为清热养阴、芳化、辛散之品,是治疗温病的常用药。温病多为急症,鲜品药力未有损耗,效力较干品强得多。他还推荐了一副常用的简方——鲜荷叶粥。鲜荷叶清利芳化,升清降浊,凉血、凉肝,适合凡暑湿外感、湿热内蕴、血热妄行、肝经有热等症。具体做法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鲜荷叶、大米熬粥,以将新鲜的荷叶放入煮好的大米粥中,再焖5分钟,清香美味,更具化湿之功。
 
说到健康的自制简方,孔令谦先生从糖水的起源说到了孔医堂(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孔医堂”)自制的酸梅汤。糖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时王公贵族宴会后吃的一种甜汤,其作用是调和食气,帮助消化。经过千年的演进,糖水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唐朝有夏季糖水“冰莲百合”,宋朝有冬季糖水“赤豆糖粥”,清代的“酸梅汤”更是流传至今。《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北京夏季凉饮,以酸梅汤为佳品。系以乌梅和冰糖水熬成,外用冰围之,久而自凉,不伤人,且祛暑也。”其配方为:去油解腻的乌梅,化痰散瘀的桂花,清热解毒、滋补肌肤的甘草,降脂的山楂,益气润肺的冰糖同时熬制。从营养成分上来说,酸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当熬夜工作或觉得精神疲惫时,喝杯酸梅汤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出外游玩时也能避免晕车,或者在喝酒过多后起到醒酒的作用。另外,它还属于碱性食物,肉类等酸性食物吃多了,喝点酸梅汤更有助于体内血液酸碱值趋于平衡。从中医上来讲,肝火旺的人更宜多吃酸梅,它不但能平降肝火,还能帮助脾胃消化,滋养肝脏。另外,酸梅还是天然的润喉药,可以温和滋润咽喉发炎的部位,缓解疼痛。
 
 
 
随后,说到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核心诊疗特点时,孔令谦先生做了总结。首先,强调“两纲六要不能平列”,即强调阴、阳为统领疾病分析和治疗的两纲;表里、寒热、虚实为六要,这是其对疾病的反应和规律的认识框架,是准确“辨证”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次,基于“体内先有郁热伏气(即阴虚内热或兼有湿热),而后感天地邪气为温热病发病之本”为核心的“外感伏邪”理论,运用临床对于迅速传变的温热类疾病,可以实现截断扭转的效果。再次,对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同样强调体现的是病邪侵入人体的深浅,而非病邪果真入卫、入营、入血。另外,其重视从肝论治多种疾病并顾护脾胃,效果明显。先生及其传人将孔氏温病经验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尤其针对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阴虚湿热体质而引起的恶性肿瘤、脑梗死、冠心病、肺炎、外感发热以及妇科、儿科五官疾病等,孔氏疗效尤为突出。
 
儒医至德  薪火永传
 
在和孔令谦先生聊到孔伯华中医世家是怎样一代一代传承并发展壮大时,他举了自己的例子。“父亲希望我继承祖父(孔伯华)的医技,但是我继承得很有限,我也没有见过祖父,就跟我父亲学点皮毛而已。父亲培养我就是要求我背典籍和方子。另外,还有精神教育,就是要求我首先做人。我祖父说过要想成为合格的医生,先做合格的人,如果人都做不好就不要做医生。”因此,孔伯华中医世家收徒,要求必须做到,首先要跟社会学,不能只是跟老师学;还有,医生的水平是通过患者实践出来的。因此一个好医生的传承一定是在老师、学生和患者三者之间的。
 
就这样孔伯华中医世家已传承至第四代,传承脉络清晰,传承人中既有子孙后代,也有非孔氏家族的再传弟子,每一代传人既丰富了孔氏医学的应用,又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以孔嗣伯和孔少华为代表的第二代传人,将孔氏温病经验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在提升生活质量、减少肿瘤复发等方面效果显著。以孔令诩、孔令誉、支楠为代表的第三代传人,强调以“从肝论治”“顾护脾胃”等诊疗思路在心脑血管、恶性肿瘤、肾病、五官科疾病等方面疗效显著,包括院内制剂“脑通颗粒”能有效抑制老年痴呆的恶性发展,以及“清肺健脾法”治疗鼻炎明显优于西药等突破性实践。以徐世杰为代表的第四代传人,进一步发挥了孔氏温病经验在恶性肿瘤及术后调养、类风湿病、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应用。
 
孔令谦,本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现任本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孔医堂董事长、孔伯华名家研究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副主委,荣获2015年《中华儿女》推荐人物奖。孔令谦先生积极组织并推动本遗产项目的传承工作,培养学术传人并惠及广大患者。他为本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弘扬不遗余力,在政府相关部门支持下先后成功设立了孔伯华名家研究室、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在曲阜中医药学校设立了孔伯华公益中医传承班,培养了多位孔伯华中医学术传人,开办了“跟明师学中医”——中医师承传承班,出版了本遗产项目相关的多部著作。孔令谦带领其创办的孔医堂(本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在传承和实践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孔伯华另一位嫡孙孔令誉,也是本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从事中医临床30年,承担本遗产项目的带教传承工作,参与编写《孔伯华及传人医案》。
 
1982年,北京中医学会召开孔伯华先生学术座谈孔伯华学会,并成立了孔伯华先生学术经历整理小组,这是政府及学术团体贯彻落实中医政策、重视老中医经验的第一次传承会议,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是很有纪念意义的。中医医术的传承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四代传承,通过父教子学、师带徒、口传心授、跟師随诊、临证钻研、医案分析等侧重临床教学的模式,将其知识和技能传承至今。10多年来,孔医堂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不懈努力下,确立了传统“师带徒”中医传承教育模式在本遗产项目保护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孔伯华及其后人、传人的学术著作、临床医案、学术交流等,使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的传承与实践获得很高的赞誉。
 
最后,孔令谦以此结束了本次采访:
 
前人留下了记忆和历史。
 
记忆是什么?
 
记忆是思想,思想本是共通共享的。人类行为受思想指导,今天的思想实际上承袭了上一代的思想,思想来源于记忆,来自于广大的人群。
 
《中庸》说: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因此,我们的任务是:将这些思想精髓,将中医的博大精深,还给广大民众,因为思想是共通、共享的。
 
(本文部分内容引自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孔伯华名家研究室编著的《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
 
相关专题: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