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 详细情况介绍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哪年提出的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该法案旨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交流,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并建立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该法案共有5章38条,包含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领导体制和工作原则、内容、部门职责、对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等内容。
法案规定了广泛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大好河山、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各个方面。同时,该法案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了专门规定,并强调应当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相结合。
此外,法案还规定了不同人群的爱国主义教育对象,包括全体公民、青少年和儿童、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代表性人士、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其中,法案还规定了国家应该加强与海外侨胞的交流,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弘扬爱国传统。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哪年提出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国务院于2018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简称《实施纲要》),并提出了一系列新时代背景下的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和实践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该文件是为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提出的。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是在什么时候颁布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简称《实施纲要》)是在2018年12月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共同发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