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伙伴在反思自己 2 年前市场高点「瞎买」的投资:
感性告诉他「等到回本再卖」
但理性告诉他「如果发现买入理由错了,更好的选择是更正错误。持有错误的投资等回本的过程中,也错过了正确投资的潜在机会」
就特别痛苦纠结,最后他选了第 2 个。我提议,没准可以记录一个时间胶囊——设置一个 2、3 年后的提醒事项,把现在做的事儿和感受记录下来,看看几年后的自己会有什么想法?
面对一些艰难的决定,我们总会感到患得患失,要么徘徊不前、要么已经做了选择还在不停回头想「如果当时选了另一个会如何」。但写时间胶囊的时候,就更容易把心态切换到观察者,退一步思考问题。
也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写过的。
1、“吵架”不如写时间胶囊
先从一个不那么正经的开始。
因为我从小干吃不胖,很多朋友看着我就来气 图片 大家轮番断言「过了 25 岁/等工作后/ 30 岁后你就得发福了」。但我就是不服,于是写了条 2026 年的提醒,看看自己到时候有没有发福。
图片
那是我开始改善饮食以前的事儿了,人倒是还没胖,但高血脂先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