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有了会更好,而不是没了就活不下去
王十三秀 王泽鹏啊 2018-02-21
时常收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走出突然其来的失恋,怎样面对好朋友的疏远,甚至,如何面对那些悄无声息的死亡。
这些都关于“告别”和“离开”,在这两件事情上,我们一直都不擅长。
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我对告别和离开的一部分理解。
每次难过时,我都会拿出来看一遍。
一/
是有很多缺点,但仍然觉得很好
每个人都会遇见这样的人。
我一直很嫌弃我的宿舍楼。
它紧挨隔壁的小学,每周一的懒觉都会被升旗仪式吵醒;它所在地形诡异,去对面食堂居然还得兜个圈;它还很破旧,敷衍的绿色栏杆一敲就会哗啦啦地掉漆块。
在这栋我百般刁难的宿舍楼里,唯一能让我满意的设定,就是楼下的小卖部。
它满足了我对懒的所有幻想。
周末睡到十点起床时食堂没了早餐,但小卖部里还能买到面包和维他奶;我爱吃零食却又懒得囤货,嘴痒时还能下楼买包薯片;熬夜到一点半无处觅食,幸好小卖部的烤架上还有热狗。
夜宵时间一到,班上几个老友还会在群里发一句“小卖部走起?”,然后几个人下楼,清闲地边吃边和老板吹水。
它也不是没有缺点,货品单调,跟我隔着五层楼,但我始终觉得它好,什么都好。
每次一两点饿到饥肠辘辘时,我都会一边走下楼买热狗一边想:幸好还有它。
二/
失去和离开这件事情
从来不给人做心理准备的时间。
我一直以为这个小卖部会陪着我一直到毕业,但没想到今年清明节的时候,学校发下通知说要关掉所有宿舍楼的小卖部。
跑到楼下时,我看到门口已经挂上了“清仓半价”的牌子。
我有些难过,有些生气,因为我不能忍受已经习惯了三年的东西,突然间说没就没了。
老板说,清明假期一过,学校就会彻底断电。
我要了一瓶维他奶,闷闷不乐地走向宿舍。
到了楼梯口要拐角时,我看到老板颓然地靠在门口边上,两只眼睛空空地看着前方,头的旁边是那块清仓半价的牌子。
看得出来,老板和我一样,都不想这么仓促地结束一切。
放假后的隔天中午,小卖部里面黑漆漆一片,老板依然靠在门边,气氛有些压抑。
走进去买东西时,老板免费塞了我一些日用品,他说明天就要走了。
挺难过的,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它早上十点的包子,凌晨两点的热狗,我不知道它走了以后我能不能习惯接下来的生活。
而更难过的是,无论我多不想就这样结束,我也无法做出任何努力,挽回不了任何东西。
三/
很多人是有了会更好
而不是没了就活不下去
但每个人的适应能力,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昨天身体不舒服,下午三点多起床才叫了外卖,下楼取餐时无意间经过那家已经关了快一个月的小卖部。
我有点愣神。
以前它还开着的时候,我应该不会点外卖,而是会选择买面包或者泡面填肚。
在愣神的这几秒里,我突然发现小卖部关门以后,我并没有像我自以为那样的不习惯,相反的,我过得比以前好。
因为没有了十点的包子,我开始早起或者自己在宿舍准备早饭,吃得比以前好;因为再不能随时买到零食,所以我养成了囤零食的习惯,比以前更便宜;因为熬夜再也没有夜宵了,所以我开始试着早点休息。
新的习惯养成得如此自然,以至于我平时根本不会想起之前心心念念的小卖部,只有在零食快吃完的时候,才会突然觉得,要是它还在多好。
我还是很喜欢那个能满足我的懒惰的小卖部,只是我发现,没了它以后,好像也不会怎样。
四/
如果努力也留不下你
那祝彼此都更好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某些人或事物产生“幸好有你在,没了怎么办”的念头,因为这样的情绪,在面对告别时,我们总有两个误解。
一是我们以为努力就能留下些什么。
面对离别的时候,我们会不舍,于是不顾一切拼命努力,以为这样就挽回些什么。
但现实就像学校下达的“停业通知”一样,不管我和老板多舍不得,我和他都没办法抗衡学校的那个通知,努力并不能改变什么。
生活中类似的“停业通知”有很多,比如死亡,比如陌生,比如两地相隔,比如你不爱我。
所以真希望你别再傻傻地问,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什么都无法挽回了。
二是我们以为离开会让一切更糟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那些令我们害怕的告别,其实都是我们的依赖。
像我依赖小卖部的早餐夜宵一样,
有人依赖他的体贴陪伴;
有人依赖他的指导关怀;
有人依赖他的调皮捣蛋…
这种依赖都会成为习惯,而生活也会像我最后养成新的习惯那般,只要你愿意去改变,没有什么习惯不可替代,真的。
到最后的最后,你会发现,我们慢慢走出自己习惯性依赖的这个过程,就是成熟。
所以也别再傻傻地待在原地手足无措。
离开以后,你可以缅怀,但也别忘记去找下一个习惯。
/赞赏//入口/
/对话收集馆//
长按//关注
阅读 1.2万
赞879
在看1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肥仔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