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营销 > 微商动态 > 手把手教你系列|医保异地就医备案

手把手教你系列|医保异地就医备案

作者:   来源:  热度:4941  时间:2023-01-17
在国家医保局的网站上看到一组数据统计: 2021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6434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1663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4318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2985亿元。 住院费

在国家医保局的网站上看到一组数据统计:

 

2021年,职工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6434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1663亿元;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异地就医4318万人次,异地就医费用2985亿元。

 

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440.59万人次,涉及医疗费用1070.20亿元,医保基金支付624.63亿元。

 

看到这个数字,我的脑海仿佛被那年参加Met Gala的周迅附体:

 

图片

 

能够看出异地就医的需求很大,但知道提前做异地备案的人却并不多。

 

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医保异地就医备案这件很重要,但却容易被很多人遗忘的事情。

 

图片


为什么要做医保异地备案?

 

异地备案是为了防止异地就医的问题。

 

简单说就是当参保地和就医地不是同一地区时,如果没有提前做异地备案,缴费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直接结算,需要自己先垫付全部的费用,出院后再回参保地进行报销,而且报销比例也会下调。

 

由于各地医保政策不同,具体的比例可能会有出入。

 

比如深圳现行的政策,如遇异地就医,但未提前做备案,在市外医院住院报销的起付线就从400元调整到1000元,报销比例也会在原报销比例上再打九折,假设本来可报销金额为1万元,但未提前做异地备案,就只能报9千。

 

但如果提前做了异地备案,就医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结算了,省去先垫付再回参保地报销的麻烦,省时省力,报销比例也会比未备案高。

 

像我们第31期的播客嘉宾,爱滑雪的菁菁小姐姐就遇到过异地报销的事情。

 

那期节目第18分49秒的时候有分享一些关于医保异地备案的tips,感兴趣的可以去听听呀。

 

图片

 


图片

什么人需要做医保异地备案?

 

1.异地安置人员

 

关于这类人员的释义是:退休后在异地定居并户籍迁入定居地的人员。

 

比如,张三之前一直在深圳工作,交的是深圳的医保,退休后回到山东老家,且户口也是山东的,如果他提前做了异地备案,后期若生病在老家医院住院,便可直接结算了。

 

2.异地长期居住人员

 

这个就是字面意思,比较容易理解。

 

比如张三的妈妈一直交的是山东的城乡居民医保,因为要帮张三带孩子,就来了深圳长期居住,如果想在深圳的医院看病也能直接结算,就需要先备案。

 

3.常驻异地工作人员

 

这个是指用人单位派驻异地工作的人员。

 

比如张三公司给他缴纳的是深圳市职工医保,因工作变动,把张三从深圳调到了北京的办事处。

 

如果张三想在北京的定点医院实现医保卡直接结算,就可以「常驻异地工作人员」身份提前做备案。

 

4.异地转诊人员

 

这个适用于当医疗机构诊断不了或因治疗水平有限,需要到外省就医的患者。

 

比如张三的父亲身体不适,在山东老家治疗效果有限,医生建议他去大城市的大医院看看,张三需要提前帮父亲做异地备案才可实现直接结算。


ps:在异地转诊的规则上,不同城市的医保政策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同,有些城市不需要提前备案,只要提供转诊证明即可,具体政策可拨打12333,咨询当地社保局。

 

图片

如何办理异地备案?

主要方式有两种。

 

1.线下办理

 

携带社保卡到本人参保地的医保中心办理,按照参保地规定提交相关材料,直接备案就医地即可。

 

使用该方法时,建议提前拨打12333,询问清楚所需资料有哪些,以免漏带资料,白跑一趟。

 

2.线上办理

 

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办理即可。

 

图片

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填写资料,提交审核即可。

 

注:需要人脸识别,以及上传身份证、居住证等资料(不同城市需要的具体资料可能不同,线上操作时会提醒所需资料)。

 

图片

 

参保人在完成备案手续后,携带社保卡就可以在就医地开通的跨省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了。

 

PS:目前小程序只能进行跨省就医备案,如果是跨市就医,建议拨打12333咨询,有些地区不需要备案,有些则需通过当地医保局官网操作。

 

图片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报销规则是什么?

 

可以简单概况为 「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

 

就医地目录是指参保人跨省就医原则上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参保地政策是指参保人跨省就医原则上执行参保地支付政策,包括参保地医保基金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

 

直白点说就是,哪些医疗费用能够纳入报销,是就医地的医保目录决定的;能报多少钱,则是由是参保地政策决定的。

 

图片

其他需注意事项

 

1.如果申请了异地备案,医保就不能在参保地使用了,只能在申请的就医地使用

 

如果想在参保地使用,需要撤销备案。不同地区的撤销方式不同,有的需要去柜面,有的则是线上办理,具体撤销方式需打12333咨询。

 

比如张三的父亲交的山东的城乡居民医保,因为来深圳就医,张三帮父亲申请了异地备案,备案成功后,张三父亲再回山东,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医保直接结算,就需要申请撤销备案。

 

2.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报销异地发生的门诊费用

 

开通情况也可在「国家异地就医备案」小程序里面查询:

 

图片

 

需要就医地和参保地都开通相应的服务才可使用。

 

图片

 

比如张三交的是深圳职工医保,被调到北京工作,申请了异地备案。

 

申请成功后,在北京定点医院发生的住院或者门诊都可以直接结算,但若在北京发生门诊慢特病相关的就医,就无法直接用医保报销结算了。

 

PS:门诊慢特病是医疗保障层面的概念,并不是指某种疾病,指的是那些病情相对稳定、不需住院但需长期在门诊治疗、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较高的疾病种类。

 

主要为慢性病、重大疾病,较常见的有:肾透析、恶性肿瘤放化疗等,部分试点地区还包括高血压、糖尿病。

 

图片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查了很多资料,从2017年的到2022年的。

 

看完这些资料后,有种莫名的骄傲感,我国医保政策越来越完善,且越来越人性化,感觉一切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前进。

 

比如最一开始,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只在长三角地区做试点,2019年开始,才慢慢到京津冀,然后到西南地区,再到现在基本辐射了全国。

 

同时也很感慨,之所以有这些政策还是因为现状所需。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各城市之间的差距也更明显,部分省市一年的外出人口甚至能超千万。

 

为了梦想、为了生计、为了家人、为了爱情、为了看更好的医生……每个异客留在异乡的理由都不尽相同,感受也不同,有的人还在与陌生的城市磨合,有的人已经把生活的地方当成了第二家乡。

 

不管是什么原因留在异地都要好好照顾自己与身边人。

 

万一真的哪天需要进行异地就医,也请不要忘记提前备案。希望这篇对你有用。

 

最后多说一句,医保政策非常繁杂,各地有区别,也经常会变化,所以有些细节大家以当地官方信息为准,如有出入,也欢迎各地读者补充信息。

 

 

相关专题:
阅读推荐
最新阅读
最新文章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