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西方经典》是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之后,又一本讲解阅读方法的佳作。我想通过这本书,同时也不局限于这本书,来谈谈阅读的三个基本问题。本文最后还附上该书提供的书单。
1. 为什么读?
读书只是一种个人选择。我这里说的“读书”,并非指在学校里学习,而是自我教育。
一个人不自我教育,也许也能活得好。一个人读书多,也未必生活幸福。在人生的实用性方面,书本无法做出任何的许诺。
几天前我刷到一个视频,有一个读者问梁文道说:“我也读了不少书,但是感觉读了也没有什么用。”
梁文道反问道:“你说的‘没用’是什么意思?”
那人解释说:“就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梁文道想了想说:“读书,当然不会让你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如果你要追求这个的话,你也可以放弃读书。但是读书的作用是,可以让你不必去想‘如何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这个问题。”
梁文道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些是骗人的鬼话。如果你冲着这个去读书,当然会失望。
那么为什么要读书呢?我想,这个问题有点像“为什么要跑步”。假设一个人有跑步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每周跑多少公里,并坚持了下来。你会不会问他:“为什么跑步没有给你带来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跑步的作用,是强健自己的身体。
读书的作用,是强健自己的大脑。
就是这样一个清晰而简单的逻辑。如果你不读书,你的头脑不会非常强健;但是即便强健了,也不一定会让你发财,这也是现实。
更具体一点说,读书于我有三大好处:
1)生活漫游
2)思想操练
3)情绪保养
先讲什么是“生活漫游”。我每天的生活是单调的,我想99.9%的人都跟我一样,过着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但是通过书本,比如通过读一部小说,我们会体验到别人的异样生活。
可以说读书和旅行是同质的。旅行是在不同的地点上漫游,而读书是在不同的人生中漫游。旅行是观览不同的景色和风物,读书是观览不同的人生和感受。
所以,读书和旅行都具有丰富心灵、增加体验的作用,只是侧重点不同。
再说什么是“思想操练”。读书并不是简单地接受信息,把知识填塞进头脑。读书是需要进行主动思考的。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对话。并不是作者的话就一定是对的,所以对话也不妨转变成争论。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要思考作者的观点是啥,然后他又是以什么方式来支撑这个观点的。我们除了要读作者已经表达的部分,还要猜想没有表达的部分。如果一本书的内涵非常丰富和深刻,那么我们便需要很多时间才能将其完全“吃下”。
这种“思想操练”是别的行动无法替代的。在书本面前,我们要解析的是语言、逻辑和思想,需要调动的是自己的理性、感性和想象。所以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极富挑战性的智力活动,尤其是当你阅读一本经典时。
通过阅读,我们收获感受和知识,得到触动和启发,也提升自己的思维力。那么提升思维力有什么好处呢?它并不能直接帮我们赚钱,但是可以提升我们“防骗”的能力,减少财物的损失。因为通过读书得到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在面对骗子时十分有用,相对而言,我们就不会被轻易地割韭菜,也能制服杀猪盘。
再谈“情绪保养”。没错,情绪和面部一样都是需要保养的。情绪也不能长期暴露在“干燥”的环境中,不然人就会很暴躁。情绪需要的“水分”,就是书本可以提供给我们的精神养料。
读书时,人必须得安静下来。人的心安静下来时,世界也就安静了。我们进入书本,走进一个不太一样的人世间,看看书中的人物是如何应对他们的人生挑战的。看多了以后,就不会对自己遭逢的事情大惊小怪了。
读书带给我们一种尤为可贵的东西是“多元视角”。看待同一件事,以前我们可能只从一个角度去想,读得多了以后,我们知道如何从三种、四种角度去考量。如果一个人只有一种思考角度,他就容易走极端,他的情绪也会大起大落,如果他懂得看待事物的不同角度,那么他便会更加通达和圆融。
所以读书会让人心态平和,确乎有“情绪保养”的功效。
2. 怎样读?
读书是要讲方法的,尤其当我们不满足于消遣性阅读时。《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一书,讲的是“严肃阅读”的方法。所谓的“严肃阅读”,不是说要保持表情严肃、板着脸读书,而是说,充分调用自己的头脑来进行阅读。
这就像在街头打篮球,有人是“休闲打”,打了半天汗都没出,有人却打得很认真,每个球都去争、去抢。读书,最好也要有那种制胜的信念。
如果以“休闲打”的心态来看书,我们往往只会去看那些最容易读的书,读得很快,却也收获了了。有些人提倡的“快速阅读”就是一种阅读的骗局。它利用人们想要速成的普遍心态,却最后把人引入歧途。
读一本厚重的书,所得到的收获一定是你在读这本书之前无法想象的。如果你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你一定不会轻易地从中走出来。严肃阅读为读者设置了思考和情感的门槛,但跨过门槛之后得到的回报也是无法计数的。
那么到底怎样进行严肃阅读呢?《如何阅读西方经典》的作者、通识作家苏珊·怀斯·鲍尔认为,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语法阶段、逻辑阶段和修辞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依次序进行的,千万不要想着“跳步”。
1)语法阶段的阅读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了解这本书大概说了什么。就是在“明面上”作者表达出来的东西。可能是故事,可能是知识,可能是讨论某种想法。
进入这个阶段的前提是“识字”。即我们能理解字词,进而理解句子,再理解章节,直至全书。如果一本书包含了较大比例的陌生的字词,我们就会连这个阶段都做不好。
比如《诗经》和《离骚》都是不容易读的书,我们很难在没有详细注解的情况下读下来,因为这其中有好多字是我们根本不认识的。但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就好读多了。
语法阶段的阅读,第一步往往是读一本书的书目、版权页和目录,即对这本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先读目录,能使我们知道这本书的大体结构。随后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就能知道我们读到哪里了,前方或许还有什么。
我们还要随时进行摘录和批注。手中拿一支笔,可以在书本上划线,写下感想,或者记在笔记本上。我们读一本经典的作品,留下笔记能让我们收获更多。
我们通常认为,笔记只是摘抄。但是这本书则强烈建议我们,写上自己的话更重要。即不仅仅在笔记中摘抄下一个精妙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写上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又或者,我们在读完每一章以后,能用自己的话来对这一章讲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读和抄,都只是单方向的吸收。而只有我们自己在表达的时候,我们才是把书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语法阶段的阅读,我们要致力于“读懂”,读懂作者讲了什么。而下一阶段,我们则要学会“分析”,即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逻辑阶段的阅读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充分调动自己逻辑的大脑。比如读一部科幻小说时,我们就要分析它的世界观设定是什么样的,以及书中的各种描写是如何服务于这个世界观设定的,又或者,其中有没有与之相冲突的“破绽”呢?
如果读的是一本思想性的著作。我们就要思考,作者是否充分地说服了我呢?作者在论证的时候,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这些论证是否存在漏洞呢?
又或者我读一篇散文的时候,我可以分析这篇文章中最打动我的是哪一部分。我还可以分析,某一段对话里是否隐藏着某种深意。
另外,我们可以分享作者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知识结构对这部作品的影响。在鲁迅借用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中,还暗含着对当时发生的某些人和事的嘲讽,这些深层信息都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发现。
3)修辞阶段的阅读
这里的“修辞”不同于“修辞方法”,而是一种广义的“修辞”,指的是我们读完一本书后又如何向其他人来讲述这本书。
讲述一本书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不能照本宣科,我们必须在充分理解和分析这本书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这本书重塑一遍。
在向他人讲述这本书之前,我们必须做一些重要的准备工作。这个工作是,我们要在总体上重新反思这本书。
在“逻辑阶段”,我们对这本书的分析会涉及很多局部和细节。只有这样分析才能深入。但是在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对这本书形成一种“整体观念”。比如,试着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a.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作者想通过这本书来表达什么主题和核心思想?
b.这本书和“我”的关系是什么?或者说,这本书是如何影响我的?
c.这本书和“人类”的关系是什么?或者说,放在人类文明的尺度下,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你能回答这三个问题,或许你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本书,以及你已经准备好了向人介绍和讲述这本书。
就像我之前说的,阅读的三个阶段不能“跳步”。比如,如果你不在第二阶段对书的内在结构和逻辑进行彻底地分析,是无法在第三阶段回答那些深刻的整体性的问题的。如果你想省略某些步骤,那么你当然也会有收获,因为“读过”肯定比“没有读过”要好,只是说,你会遗漏一些精彩的东西。
3. 读什么?
《如何阅读西方经典》一书非常强大的地方是作者提供了一个很长的书单。
首先,作者把西方经典分成六大类:小说、自传、历史、戏剧、诗歌、科普。然后,对于每一个大类,作者都给出了其发展的历史,以及阅读这一类书的方法,这相当于给了六个“概览”,能帮我们对每一个类比有一个奠基性的认识。最后,作者给每一个类别罗列了书单。
对于作者的书单,我略有些不同的看法。作者的书单反映了她的个人趣味,而个人趣味一定是有偏狭性的。尽管显而易见作者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但是也不免存在“阅读视野”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她所列的书单全部都是西方作品,里面没有一部是中国的经典。
你可能会说:这本书的名字就是《如何阅读西方经典》,那当然不包含东方经典。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The Well-Educated Mind: A Guide to the Classical Education You Never Had,直译的意思是“良好的心智:你从未拥有过的古典教育指南”。作者的本意并没有区分东西方,只是中译本给加了“如何阅读西方经典”的书名。但是作者应该确实没有对东方经典的涉猎,这就是她的一个局限性。
但是,如果我们就以“了解西方经典”的态度去看这个书单,那么这个书单还是颇有价值的。它的优点有三:
1)对西方经典的涉猎面比较广;
2)提供了充分的筛选,每个类别的书并不太多;
3)书单以成书年代来排序,方便我们以自古及今的顺序来阅读。
现在我先把书中“小说”类的书单列出:
3.1 小说类书单
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1605年)
班扬 《天路历程》(1679年)
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1726年)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1815年)
狄更斯 《雾都孤儿》(1838年)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1847年)
霍桑 《红字》(1850年)
麦尔维尔《白鲸》(1851年)
斯托 《汤姆叔叔的小屋》(1851年)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1857年)
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1866年)
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
哈代 《还乡》(1878年)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1881年)
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年)
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1895年)
康拉德《黑暗的心》(1902年)
伊迪丝·华顿《快乐之家》(1905年)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年)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1925年)
卡夫卡《审判》(1925年)
理查德·赖特《土生子》(1940年)
加缪《局外人》(1942年)
乔治·奥威尔《1984》(1949年)
拉尔夫·埃里森《看不见的人》(1952年)
索尔·贝娄《只争朝夕》(1956年)
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1967年)
卡尔维诺《寒冬夜行人》(1972年)
托尼·莫里森 《所罗门之歌》(1977年)
唐·德里罗《白噪音》(1985年)
A.S.拜厄特《占有》(1990年)
科马克·麦卡锡 《长路》(2006年)
3.2 自传与回忆录书单(部分)
这个大类的书单我不太满意,因为传记可以读的太多了。人类历史上有太多的杰出人士,值得读的传记很多,而作者所摘选的更多是她个人的视角,也体现了其西方文化背景。这个书单中的不少书,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根本没有读的必要(连“传主”的名字都没听说过,比如你知道“圣徒特瑞萨”是谁吗),所以我在这里只从她的书单中摘选了一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