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中国瓷砖市场消费量从高峰期70多亿平方米/年已经萎缩到40亿平方 ......
公众号:
联系QQ:
135
热度
其他信息
中国瓷砖市场消费量从高峰期70多亿平方米/年已经萎缩到40亿平方米/年,对应的市场容量从4000多亿人民币/年下跌到了2000多亿人民币/年。
这是一个真正进入深度整合的行业了!
只有处在高度整合期的行业,才可能出现“沙漠之花”类型的企业。
沙漠之花型企业,就是剩者为王的企业。
一家能够在一个陷入停滞的市场中,不断争取到更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远远胜过一家在一个增长迅速的市场中费尽力气才能勉强保住市场份额的公司。
“沙漠之花”型企业价值非常非常高。
如何做到剩者为王的沙漠之花?
1 企业极低的经营成本;
2 企业管理层非常节约,甚至是吝啬;
3 企业尽可能避免借债;
4 避免将企业员工分成所谓的白领和蓝领,去除员工等级制度;
5 员工待遇很好,持有公司股份或股权,能够分享公司成长创造的财富;
6 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场,形成独占性的垄断优势。
中国市场原有的瓷砖企业,竞争优势集中在后端生产制造的重资产投资。一条瓷砖生产线投资少则3个多亿,多则6-7个亿,进入门槛相当高。
中国瓷砖头部企业如新明珠集团、东鹏控股、唯美集团、蒙娜丽莎集团、诺贝尔集团、宏宇集团、帝欧集团等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生产基地布局。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执行,瓷砖行业供给侧不会再有新增产能,结合瓷砖消费量从峰值4000亿逐步下滑至2000亿,必然导致行业进入深度整合期。
2000亿的落后产能会被淘汰,头部企业很有机会通过行业整合实现“强者恒强”。
原来这些瓷砖头部企业,最高的市占率不超过3%,满天星星,市场极度分散。
未来5-8年,这些头部企业中谁会成为“沙漠之花”,市占率从1-3%快速飙升到10%以上?
中国房地产行业自2017年开始逐步衰退,瓷砖消费量持续下滑。至今,瓷砖消费需求从新房装修转变为旧房改造、装修升级。
看一下国外成熟市场。
美国二手房交易占比超80%,是极度成熟的零售建材市场。其中,头部瓷砖建材企业莫霍克市占率超过50%。
TOTO,在日本市场经济泡沫见顶后的10年间,聚焦居民重新装修市场,带来了300%以上的业绩增长,品牌在日本国内占有率也大于50%。
蓬勃发展的市场与行业,对于新兴品牌是友好的。
成熟的、深度整合的行业,对于头部品牌却是巨大的升级机遇。
任何一个行业,都会经历以下7个发展阶段:
起步期 - 成长期 - 成熟期 - 整合期 - 涅槃期 - 收获期 - 变革期。
看回中国瓷砖行业,现在已经是深度整合期,即将被淘汰的厂家、品牌,不愿意下桌,只能祭出价格战苦苦支撑,拉低了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与毛利水平,这个阶段是所有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商都要苦熬的。
整合期之后是涅槃期,留在牌桌上的大玩家还要经过几轮的龙争虎斗,锁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与利基市场,这时,中国瓷砖市场的大势才定。
收获期,因为头部企业都可以从规模效应中获取非常充裕的利润:成熟市场人均年消费瓷砖量是3平方米左右,按照中国大陆14亿人口估算,一年42亿平方米消费量。规模化生产,每平方成本会下降10元以上。没有恶性价格战,每平方销售毛利会增加10元以上。每平方瓷砖增加20元的毛利,42亿平方米就是840亿的新增毛利(对比现在的深度整合期)。
那时,中国市场绝对第一的瓷砖品牌企业,有机会实现双50:
1 市占率大于50%,即1000亿/年营收;
2 毛利率大于50%,即500亿/年销售毛利。
谁想成为10年后的中国瓷砖第一品牌?
谁有信心穿越整合期、涅槃期成为中国瓷砖行业的“沙漠之花”?
新明珠集团、东鹏控股、唯美集团、蒙娜丽莎集团、诺贝尔集团、宏宇集团、帝欧集团,你们加油哦!
同样,真正有实力和眼光的战略并购资本,可以考虑在此行业布局了——这是一个确定性极强、回报率可控的好项目,只要选对最合适的头部企业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