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联系QQ : 2669103475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微信群 > 微信创业 > 脊柱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脊柱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

......

微信号:

联系QQ:

15

热度

其他信息

脊柱结核的中医治疗方法
  • img

  • 0次点赞

  • 0个收藏

内容详情

一、什么是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的椎体,可引起疼痛、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在中医范畴中,脊柱结核可归属于“骨痨”“流痰”等病症。

二、病因

(一)西医病因

1、结核杆菌感染:脊柱结核主要由结核杆菌引起,结核杆菌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结核杆菌可侵犯脊柱,引起脊柱结核。

2、免疫力低下:患有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人群,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结核杆菌,从而发生脊柱结核。

(二)中医病因

1、正气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正气虚弱,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正气虚弱是脊柱结核发生的内在因素。

2、痨虫感染:痨虫(结核杆菌)乘虚而入,侵袭人体,留滞于骨骼,发为骨痨。

三、发病机制

(一)西医发病机制

1、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脊柱,在椎体的终板处停留并繁殖,破坏椎体的骨质。随着病情的发展,结核杆菌可侵犯椎间盘、椎旁组织,甚至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疼痛、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2、机体的免疫反应在脊柱结核的发病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当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免疫反应,试图清除结核杆菌。但如果免疫反应过度,可能会导致组织损伤,加重病情。

(二)中医发病机制

正气虚弱,痨虫入侵,留滞于骨骼,气血凝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随着病情的发展,正气进一步虚弱,痨虫不断侵蚀骨骼,导致骨骼破坏,脓液形成,流注于周围组织。若脓液流注于椎管内,可压迫脊髓和神经,引起瘫痪。

四、类型

(一)西医类型

1、椎体结核:是脊柱结核中最常见的类型,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中心型椎体结核多见于儿童,病变始于椎体中心,逐渐向周围扩散;边缘型椎体结核多见于成人,病变始于椎体边缘,逐渐向椎体中心和椎间隙扩散。

2、椎弓结核:较少见,多与椎体结核同时存在。病变始于椎弓根,逐渐向椎板、棘突扩散。

(二)中医类型

1、阳虚痰凝型:多见于脊柱结核早期,表现为局部隐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形体畏寒,四肢不温,面色㿠白,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2、阴虚内热型:多见于脊柱结核中期,表现为局部疼痛,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燥,食欲减退,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3、肝肾亏虚型:多见于脊柱结核后期,表现为局部疼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遗精早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五、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

(1)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

(2)儿童患者可出现夜啼、烦躁不安等症状。

2、局部症状

(1)疼痛:是脊柱结核最常见的症状,多为持续性隐痛,活动后加重。疼痛可放射至周围组织,如臀部、大腿等;

(2)畸形:随着病情的发展,椎体破坏加重,可出现脊柱后凸畸形;

(3)神经功能障碍:当结核杆菌侵犯脊髓和神经时,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六、西医诊断

1、病史: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

2、症状和体征:出现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脊柱疼痛、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

3、影像学检查

(1)X 线检查:可显示椎体破坏、椎间隙狭窄、脊柱畸形等;

(2)CT 检查:可更清楚地显示椎体破坏的程度、范围,以及椎旁脓肿的情况;

(3)MRI 检查:可显示脊髓和神经受压的情况。

4、实验室检查

(1)血沉加快:是脊柱结核活动期的重要指标之一;

(2)C 反应蛋白升高:也提示脊柱结核处于活动期;

(3)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但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4)脓液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是确诊脊柱结核的金标准。

七、中医诊断

(一)望诊

观察患者的面色、神态、舌苔、脉象等。

1、如面色㿠白、形体畏寒、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无力,多为阳虚痰凝型。

2、面色潮红、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多为阴虚内热型。

3、面色无华、腰膝酸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多为肝肾亏虚型。

(二)闻诊

听患者的声音、呼吸等。如声音低微、呼吸微弱,多为正气虚弱;声音洪亮、呼吸急促,多为实证。

(三)问诊

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饮食、睡眠等情况。如询问患者是否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脊柱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发作时间等局部症状。还需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结核接触史等。

(四)切诊

触摸患者的脉搏、皮肤、脊柱等部位。如脉搏沉细无力,多为阳虚;脉搏细数,多为阴虚;皮肤温度低,多为寒证;皮肤温度高,多为热证。触摸脊柱时,可检查脊柱的压痛、畸形、活动度等情况。

八、中医治疗

(一)中药内服

1、阳虚痰凝型

(1)方剂:阳和汤加减;

(2)药物组成:熟地、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炮姜炭、生甘草;

(3)方解:熟地温补营血,鹿角胶填精补髓,二者合用,以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炮姜炭、肉桂温阳散寒,通利血脉;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效。

2、阴虚内热型

(1)方剂:清骨散加减;

(2)药物组成: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3)方解:银柴胡清虚热,退骨蒸;胡黄连、地骨皮、青蒿、知母清热除蒸;秦艽、鳖甲滋阴清热,透邪外出;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滋阴清热、除蒸透邪之效。

3、肝肾亏虚型

(1)方剂:左归丸加减;

(2)药物组成: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

(3)方解:熟地滋补肾阴,填精益髓;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全方共奏滋补肝肾、填精益髓之效。

4、疗程:一般为 3-6 个月,具体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二)针灸治疗

1、选穴: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证型,选取相应的穴位。如阳虚痰凝型可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肾俞等穴位;阴虚内热型可选取太溪、三阴交、肺俞、肾俞等穴位;肝肾亏虚型可选取肝俞、肾俞、太冲、太溪等穴位。

2、针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体质,采用适当的针法。如补法、泻法、平补平泻法等。

3、疗程:一般为 10-15 次为一个疗程,休息 3-5 天后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三)中药外敷

1、药物组成: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证型,选用相应的中药。如阳虚痰凝型可选用阳和解凝膏;阴虚内热型可选用金黄膏;肝肾亏虚型可选用生肌玉红膏等。

2、用法:将中药膏剂敷于患处,每日更换一次。

3、疗程:一般为 1-2 个月,具体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四)推拿治疗

1、手法: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证型,采用适当的推拿手法。如阳虚痰凝型可采用揉法、滚法、擦法等,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阴虚内热型可采用揉法、按法、拿法等,以滋阴清热,通络止痛;肝肾亏虚型可采用揉法、滚法、扳法等,以滋补肝肾,强筋健骨。

2、疗程:一般为 10-15 次为一个疗程,休息 3-5 天后可进行下一个疗程。

九、常用中成药

1、小金丸

(1)组成:人工麝香、木鳖子(去壳去油)、制草乌、枫香脂、乳香(制)、没药(制)、五灵脂(醋炒)、当归(酒炒)、地龙、香墨;

(2)功效:散结消肿,化瘀止痛;

(3)用法用量:打碎后口服。一次 1.2~3克,一日 2 次。小儿酌减。

2、内消瘰疬丸

(1)组成:夏枯草、玄参、大青盐、海藻、浙贝母、薄荷、天花粉、蛤壳(煅)、白蔹、连翘、熟大黄、甘草、地黄、桔梗、枳壳、当归、玄明粉;

(2)功效: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8 丸,一日 3 次。

3、仙灵骨葆胶囊

(1)组成:淫羊藿、续断、补骨脂、地黄、丹参、知母;

(2)功效: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用于肝肾不足,瘀血阻络所致骨质疏松症,症见腰脊疼痛,足膝酸软,乏力;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 粒,一日 2 次;4—6 周为一疗程。

4、骨康胶囊

(1)组成:芭蕉根、酢浆草、补骨脂、续断、三七;

(2)功效:滋补肝肾,强筋壮骨,通络止痛。用于骨折、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属肝肾不足、经络瘀阻者;

(3)用法用量:口服。一次 3~4 粒,一日 3 次。

十、食疗方法

1、枸杞羊肾粥

(1)材料:枸杞子 30 克,羊肾 1 个,羊肉 50 克,粳米 50 克;

(2)做法:将羊肾洗净,去筋膜,切成小块;羊肉洗净,切成小块;枸杞子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将羊肾、羊肉、枸杞子、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即可;

(3)功效:滋补肝肾。适用于肝肾亏虚型脊柱结核患者;

(4)适应症: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

2、山药红枣粥

(1)材料:山药 30 克,红枣 10 枚,粳米 50 克;

(2)做法: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将山药、红枣、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粥熟即可;

(3)功效: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型脊柱结核患者;

(4)适应症: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

3、百合银耳汤

(1)材料:百合 30 克,银耳 20 克,冰糖适量;

(2)做法:将百合、银耳洗净,泡发后撕成小朵。将百合、银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百合、银耳软烂,加入冰糖调味即可;

(3)功效: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内热型脊柱结核患者;

(4)适应症: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

4、当归生姜羊肉汤

(1)材料:当归 30 克,生姜 30 克,羊肉 500 克;

(2)做法: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当归、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将羊肉、当归、生姜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羊肉熟烂即可;

(3)功效:温中补血,散寒止痛。适用于阳虚痰凝型脊柱结核患者;

(4)适应症:局部隐痛,不红不热,肿胀不显,形体畏寒,四肢不温等。

十一、预后及并发症

(一)预后

脊柱结核的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及时、是否规范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规范治疗的患者,预后较好;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的患者,预后较差,可出现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二)并发症

1、脊柱畸形:椎体破坏加重,可出现脊柱后凸畸形。

2、神经功能障碍:当结核杆菌侵犯脊髓和神经时,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3、截瘫:当结核杆菌侵犯脊髓,导致脊髓完全受压时,可引起截瘫。

4、窦道形成:当椎旁脓肿穿破皮肤时,可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十二、预防方法

1、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2、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结核患者。

3、早期诊断:如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脊柱疼痛、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等局部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规范治疗:一旦确诊为脊柱结核,应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规范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避免自行停药或减药。

十三、中医古籍中部分相关论述

1、《外科正宗》:“夫流痰者,……其病之来,必有慢肿,朝轻暮重,久则渐渐微软,似乎有脓,及刺破后,脓水清稀,或有豆腐花块随之而出,肿仍不消,元气日衰,形容瘦削,破烂紫斑,渗流血水,或肿如匏,或破如菌。”

解析:这段文字描述了流痰(脊柱结核)的症状,如局部慢肿,朝轻暮重,脓液清稀,有豆腐花块状物,肿不消,元气日衰,形容瘦削,破烂紫斑,渗流血水等。这些症状与现代医学对脊柱结核的描述基本一致。

2、《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流痰初起,漫肿微疼,皮色不变,……渐透红亮一点,是欲作脓,按之微热,坚硬者轻,微软者重,此证生于皮里膜外,……日久方溃,其色或白或黄,脓水稀薄,夹有败絮样物,此属阴证。”

解析:这段文字进一步描述了流痰的症状和特点,如初起漫肿微疼,皮色不变,渐透红亮一点,欲作脓时按之微热,坚硬者轻,微软者重,生于皮里膜外,日久方溃,脓水稀薄,夹有败絮样物等。这些描述与现代医学对脊柱结核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相符。

3、《疡科心得集》:“流痰之证,……乃气血亏损,湿痰凝滞,结于经络,着于筋骨,外为风寒所束,内为肝肾阴虚,致成此证。”

解析:这段文字指出了流痰的病因病机,即气血亏损,湿痰凝滞,结于经络,着于筋骨,外为风寒所束,内为肝肾阴虚。这与现代医学对脊柱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如正气虚弱、痨虫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均可导致脊柱结核的发生。

4、《外科证治全生集》:“流痰……乃阴虚之证,初起用阳和汤,温补气血,散寒通滞,已成者,用小金丹消之,溃后者,用八珍汤补之。”

解析:这段文字提出了流痰的治疗方法,初起用阳和汤温补气血,散寒通滞;已成者用小金丹消散;溃后者用八珍汤补益气血。这些治疗方法在现代中医临床中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脊柱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中医在治疗脊柱结核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通过中药内服、针灸、中药外敷、推拿等综合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促进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结合西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加强预防意识,增强体质,预防感染,早期诊断,规范治疗,以减少脊柱结核的发生。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

X关闭
X关闭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