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微信群|微信群大全|微信群二维码|微信分享-珍图时光 登录 注册
收录(17307)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公众号 > 微营销 > 健康减重,有效护肤,我们要搞个大大大动作

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健康减重,有效护肤,我们要搞个大大大动作

从14年开始到现在,前后也有4000天了,有时候一天一篇,有时候一天两 ......

公众号:

联系QQ:

31

热度

其他信息

健康减重,有效护肤,我们要搞个大大大动作
  • img

  • 0次点赞

  • 0个收藏

内容详情

 从14年开始到现在,前后也有4000天了,有时候一天一篇,有时候一天两篇。24年之前大都写的是“护肤”,最近写了很多很多“减重”。算下来,我和 @小圃 两个人前前后后写了几百万字。

不要说街坊们一篇一篇地去读,我自己有好多都记不起来了。

所以, @Jason 前些日子跟我说,要不我们依托这些文章,搞个“问答AI”?我说好啊好啊,但是我们写得过于“科普”了,有好多比喻和简化,我把手里的文献再整理整理,成一个系统,你再上线。

这不是一篇系统的上线文,这是一篇预告文,主要是告诉街坊们,这个AI系统的立意,也顺便收集一下街坊们的意见。

老规矩,咱们喝口杜仲茶,让我从一本书说起。

《何为良好生活》

23年疫情过峰结束,我姑姑,我师弟和我的一个好朋友,都在疫情中走了,都是癌症。我也陷入了一种“不能自拔的悲观”之中,大概没有到抑郁的程度,但是总觉得相当不开心。

我那个时候BMI接近30 (“肥胖”的水平) ,用我师兄的话说,“肚子dēn~lēn~dēn~lēn的”,蜷在单人沙发里,静息心率都有100bpm——前所未有的迷茫。好在我比较听劝,开始了“ 轻断食 ”和“ 快走~慢跑 ”,之后又找到了“绿原酸” ( 绿咖啡 和 杜仲茶 ) 渐渐地“生理上的不开心”被它们提供的“春天的消息”给冲淡了。

但思想的问题,还是需要有思想的解决。那段时间我最常读的有三本书《诗人十四个》、《把自己作为方法》和《何为良好生活》。

《何为良好生活》是陈嘉映教授的一本书,我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在这本书的一开头,陈老师就问:

“我该怎样生活?”

这问题人人都问自己,有的人明确,有的人含混。有些人在人生道路之初问,有的人在十字路口问,有的人则是时时在问。陈嘉映说,“我该怎样生活”, 不是一个“选路”的问题,而是一个“行路”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知道自己走在哪条路上,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

是不是贴合我的天性在行路。

随着每天早上跑步越来越远,轻断食的饥饿感越来越轻,杜仲茶越喝越觉得有味道,对绿咖啡调整睡眠的掌握越来越准确,我慢慢明白了。

我之所以能坚持,就因为这些习惯贴合了我自己的天性。

这不是毅力问题,这就是“行为设计”的问题。之后我又加入了“寒冷暴露”,最近又在加入“冥想”,由于戴牙套而顺便加入的“口腔卫生护理”,我可能需要“设计”这些动作发生的时间、需要的工具,需要锻炼出更强的能力。

之所以我能坚持下来,是因为这些事儿“ 贴合了我的天性 ”。

可是“三亩叔”和“基础颜究”面对的街坊,每个人的天性都不太相 同。

我们想要为更多的街坊服务,就需要提供更多的选项。

更多的选项:食物、睡眠、运动

所以,从24年中开始,我写了更多的内容。

如果某个街坊刚好喜欢香料,那就可以找我们的“香料”系列,我们写过肉桂 ( 《这种日常香料,让减重加速10倍》 ) ,写过姜黄 ( 《无人在意的食材,竞是减重王者》 、 《比蓝莓便宜多啦!这种食物也能减重不反弹》 、 《一种香料,10天减2斤,一月9斤》 ) ,接下来还会继续写下去。

如果您对蔬菜有兴趣,那么您可以看这几篇:

《非常健康的蔬菜,吃对了还能“刮油”》

《肠道净畅、精神焕发,都要感谢这种蔬菜》

《太饿太饱都加速衰老,咱们得这么吃》

当然水果也不能落下,咱们看这几篇:

《上证据!这种日常水果,真•抗氧•减重•王者》

《报恩水果出现了!能加速减重》

《秋冬盛产的水果,这么吃还能刮油》

《吃水果很健康,但很多人吃错了》

《水果不要这么吃!有2型糖尿病风险》

运动呢?可以看这些:

《30天甩掉10斤腰腹脂肪,这个关键动作必须》

《甩掉20斤!有些人掉秤为啥这么轻松》

《运动帮助大脑抗衰,怎样少运动多抗衰呢?》

《相当多人理解错了,高效减重护肤,首选这类运动!》

《轻松地、高性价比地变美,长期效果远胜医美》

《这些“加速衰老的陷阱”,越早知道越好》

但是,怎么说呢?就算我列出来这么多,大家可能 也没有功夫去好好 看看 啊 。

所以, @Jason 的思路特别好,咱们想办法让街坊们“一问一答”就行。

AI的设定

我们这个AI的设定是“一个会读文献的、有耐心的、写科普的理工科记者”,他可以回答大家的问题。

@Jason 目前的设计,是尽量从“生活中的问题”开始,训练这个AI更多的用这个视角:

“生活场景”切入,“文献分析”承接,“生活提案”结束。

有点像我现在在小号“三亩叔”写的文章。

目前我们的AI正在内部进行测试,我们希望能够尽快推出。

大家也可以在今天的留言板给我建议意见。

期待尽快和街坊们见面。

登录

使用微信帐号直接登录,无需注册

X关闭
X关闭
X关闭
X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