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9天狂赚12万?零基础小白涌入AI小游戏赛道,是风口还是泡沫? 你是否 ......
公众号:
联系QQ:
103
热度
其他信息
9天狂赚12万?零基础小白涌入AI小游戏赛道,是风口还是泡沫?
你是否想过,无需一行代码、零美术功底,仅靠输入一句话就能生成一款游戏,甚至9天狂揽12万?当马斯克点赞、科技博主晒出收益截图时,这场由AI掀起的“造游暴富神话”,正在颠覆传统游戏行业的生存法则。
“一句话生成游戏”:AI工具引爆全民造游狂欢
2025年3月,科技博主周子杭在B站发布的一条视频引发争议。他用AI工具Manus输入“做一个类似《沙威玛传奇》的北京卷饼游戏”,短短几小时后,AI不仅生成可玩性尚可的小游戏,还自动分配二级域名直接上线。尽管评论区充斥着“粗制滥造”“营销噱头”的质疑,但周子杭的尝试并非孤例。专业开发者Levelsio利用同类工具,仅3小时开发出一款飞行模拟器游戏,9天内收割1.7万美元广告收益(约合人民币12万元)。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更以两句话复刻日入5万美元的爆款游戏,AI甚至逐行解释代码逻辑,支持参数自由调整。
“知识付费”推波助澜:小白跑步入场,行业门槛崩塌
随着DeepSeek等工具爆火,“0基础跟练AI做游戏”的课程席卷全网,售价百元的教程宣称“手把手教你日赚千元”。某B站UP主“帆哥”发布用AI制作射击、赛车游戏的教程,播放量飙升至百万量级,评论区充斥着“求带”“求源码”的狂热留言。广州部分游戏公司已裁撤美术团队,仅保留主修图师搭配AI工具,开发成本骤降90%。独立开发者黄宇尘坦言:“过去5人团队数月完成的工程,如今单枪匹马一周搞定。”
专业开发者陷入焦虑:AI是助手还是终结者?
这场狂欢背后,传统游戏人正经历阵痛。Steam平台曾禁止AI生成游戏上架,但2024年被迫解禁,仅要求标注AI使用情况。有开发者自嘲:“未来Steam或为AI游戏开设专区,但求保留专业开发者最后的体面。”米哈游创始人蔡浩宇更抛出暴论:“99%的开发者该转行,未来游戏属于0.001%的天才。”矛盾心态蔓延:AI既让黄宇尘这类独立开发者绝处逢生,又让从业者担忧“工具替代创造力”。某游戏大厂离职员工称:“AI能生成‘及格线’作品,但天花板肉眼可见——玩家会对千篇一律的缝合怪迅速脱敏。”
泡沫or未来?游戏行业的“冰与火之歌”
当前AI小游戏呈现两极分化:一面是“流量型产品”靠短平快收割广告收益,生命周期多以周计;另一面是开发者探索深层可能性,如“AI捏卡”“玩家自创卡牌交易”等模式。专业制作人太一开发的“AI卡牌”游戏中,玩家可自主生成专属卡组,其团队认为:“未来的游戏不是开发者做给玩家玩,而是玩家用AI创造自己的世界。”然而,市场乱象已现:某平台单日上线超500款AI小游戏,七成因低质被下架。行业共识是——AI降低了技术门槛,但创意、运营、商业化能力仍是核心竞争力。
结语:普通人如何抓住AI游戏红利?
对于跃跃欲试的“小白”,业内人士给出务实建议:
警惕“速成陷阱”:AI工具省去代码和美术,但核心玩法设计、用户痛点洞察仍需深耕;
聚焦垂直赛道:避开同质化严重的休闲游戏,尝试教育、社交等跨界融合场景;
长期主义为王:参考“9天12万”案例,其爆火依赖早期流量红利,可持续盈利需构建IP或订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