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个税起征点拟提至 10 万元:中等收入群体的福音与经济活力的催化 ......
公众号:
联系QQ:
82
热度
其他信息
个税起征点拟提至 10 万元:中等收入群体的福音与经济活力的催化剂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提出一项引人瞩目的建议 —— 将个税起征点从 6 万元 / 年提高至 10 万元 / 年。这一提议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社会各界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一、为何要提高个税起征点?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复苏的关键时期,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其动能却略显不足。2024 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8.79 万亿元,同比增长 3.5%,与新冠疫情前同比增长 8.0% 的水平相比,增速显著放缓。中等收入群体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其税后可支配收入增长受限,加之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压力,严重抑制了消费升级。提高个税起征点,能够直接减轻中等收入群体的税收负担,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 二、10 万元起征点的深远考量
余淼杰代表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至 10 万元 / 年,叠加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家庭年免税额度可达 16 万元。这一方案经过精心设计,旨在精准覆盖年收入 12 万 - 16 万元的中等收入群体。通过 “全国普调 + 区域试点” 双轨策略,不仅保障中等收入群体普遍减负,还能差异化破解区域消费抑制难题。例如,在北上广深等高成本地区试点 10 万元 / 年的起征点,重点缓解高房价挤压效应;中西部地区则通过 “赡养老人扣除翻倍 + 返乡就业补贴” 组合,激活县域基础消费市场。
## 三、对国际人才竞争力的提升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税收政策成为各国争夺高端资源的核心工具。我国现行个税最高边际税率为 45%,已偏离国际竞争力基准。余淼杰代表建议将最高税率降至 40%,与美国(37%)、新加坡(24%)等经济体接轨,以缩小高端人才税后收入差距。以年薪 200 万元为例,税率调整后,税后收入从 110 万元增至 130 万元,将显著提升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此外,设立跨境人才税收特区,对符合条件的境外专家实行 “五年免税期” 政策,为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进一步增强我国在全球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 四、对税收公平的影响
有人担忧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会影响税收公平,但余淼杰代表认为,这并非放弃公平,而是通过 “结构性优化” 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税收公平不仅体现在收入调节上,还体现在为国家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上。通过优化个税制度,能够更好地平衡国际竞争力与收入调节,实现更广泛的公平共享。
## 五、对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
近年来,我国慈善捐赠规模持续扩大,但捐赠主体结构失衡问题突出,长期依赖企业主导,个人捐赠占比较低。余淼杰代表建议提高个人捐赠的税前扣除比例,从当前的 30% 提升到 40% - 50%,并允许未使用额度跨年度结转,最多延续五年。同时,简化捐赠流程,加强捐赠资金的透明度,设立奖励机制,进一步激活民间公益活力,推动社会财富的合理再分配,促进更广泛的公平共享。
## 六、结语
提高个税起征点至 10 万元 / 年,不仅是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减负,更是对经济活力的激发。这一建议有望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提升国际人才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共享。我们期待这一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实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