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自然界所有生物,随着大自然演化而来,大致可分为恒温动物与冷血动物 ......
公众号:
联系QQ:
143
热度
其他信息
自然界所有生物,随着大自然演化而来,大致可分为恒温动物与冷血动物。哺乳动物体温保持在37度左右,低于或高于此温度,都会引起肌体危机乃至死亡。
爬行类动物大多是冷血,它们无法从体内产生热量,也没有皮肤与毛发阻隔外界寒冷,一只乌龟在寒冷的清晨醒来,急迫地爬上岸边的石头或者水中的枕木上,渴望太阳辐射的第一缕阳光———与所有冷血动物一样,乌龟需要来自太阳辐射的热量,温暖自己。到了晚上,乌龟失去热量(冷血),体温降低,龟缩起来,等待第二天的太阳。
哺乳动物不需要借助阳光产生热量,所以在低温的清晨与夜晚都能外出觅食,什么原因?两个优势:一是通过新陈代谢产生热量(温血),二是皮肤与毛发形成保暖层,当感知外界的温度降低,毛发会竖起来,形成硕大的毛发空间,阻挡寒冷侵入体内。
一个常识:热量从高温往低传递。太阳辐射与寒夜泡脚,人体温度会升高。热量也会通过气流传递,电吹风吹拂洗过的头发,头皮会有温暖之感。热量也会通过身体接触进行传递,养发馆员工年轻活力,给中老年顾客进行穴位按摩时,手上的温暖也会传递给顾客。
以上常识也告诉我们:当外界温度降低,我们体内的温度也会向外界反向传递。严寒带走我们体内的热量,当我们置身零下30度环境之时,人体热量丧失殆尽导致死亡。所以,哺乳类动物的皮毛遭遇环境温度降低之时,立毛肌收缩,毛发拉直张开,在皮肤上形成一个物理空间,这个空间可以隔断气温的对流,阻止体内的热量散发,外界的寒冷侵入。
人类已经褪去浓密而厚实的长毛,但毛囊的原始基因还在,立毛肌功能还在。所以,遭遇外界寒冷时,我们的汗毛会竖起来,提醒我们:我们也曾经是自然界长毛动物,没有羽绒服挡寒,也没有空调保暖。我们头上的毛发,是人体温度仅存的调节器,是人类亿万年演化而来的遗址!
结论:尽量避免极寒环境外出,尽量避免神经紧张,压力增大。频繁触动这个人类遗址开关,会使立毛肌敏感,频频发动的立毛肌挤压皮脂腺,导致头油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