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唐朝时,社会风气开化,饮酒赋诗之乐蔚然成风。“酒中八仙&rdqu ......
公众号:
联系QQ:
257
热度
其他信息
唐朝时,社会风气开化,饮酒赋诗之乐蔚然成风。“酒中八仙”是当时大名鼎鼎的诗酒团体,在崇尚浪漫和文学的年代,他们个个擅诗文,好饮酒,时常小聚在一起饮酒斗诗。在一定程度上,“酒中八仙”也见证了唐朝兴盛一时的酒文化,是那段光辉岁月的缩影。那么,这些叱咤长安,风流一时的“酒仙”都是谁呢?
1
贺知章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以其旷达不羁和好酒著称。官至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杜甫说他醉酒之后,骑在马上就像乘船一般摇摇晃晃,醉到极致的时候还曾跌落井中,竟直接在井底睡着了。虽然这大概是夸张的手法,但也不难窥见贺知章性情旷达的个性。
gfhfgh.png
tyuty.png
2
李琎
是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的侄子,封汝阳郡王,善射,与贺知章为诗酒之交,以嗜酒著称,位列“饮中八仙”第二。
李琎性嗜酒,自称酿部尚书。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生动描绘了他的嗜酒形象:“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即使在上殿觐见天子前,他也要喝够三斗酒才出门,对酒的热爱可见一斑。
tyrt.png
tyuty.png
3
李适之
李唐皇族宗室子弟,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天宝初年一度成为宰相。
李适之非常喜好饮酒,据说能喝一斗都不醉,晚上喝酒,早上起来照样可以处理公务。他因酒量和才情而与其他七位学者名人一同被称为“酒中八仙”。
tyrt.png
tyuty.png
4
崔宗之
博陵安平人,唐睿宗时期宰相崔日用之子,袭封齐国公,以其英俊潇洒和豪放不羁的饮酒风格而著称。崔宗之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且相貌英俊,被誉为“皎如玉树临风前”。
崔宗之与李白交情深厚,二人常常一起饮酒赏月,相互欣赏对方的才华。他的饮酒风采被杜甫生动地描绘在《饮中八仙歌》中:“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tyrt.png
tyuty.png
5
苏晋
雍州蓝田人,著名诗人,举进士出身,玄宗时不断获迁,累官至太子左庶子。苏晋虽然在佛前斋戒吃素,但一旦饮酒,便常把佛门戒律忘得干干净净,显示出他率真不羁的性格。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形容苏晋“醉中往往爱逃禅”,意味着他在醉酒后常常忘记自己的斋戒身份,展现出对酒的热爱和沉醉。
tyrt.png
tyuty.png
6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在李白一千多首诗词中,几乎三分之一都与喝酒有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馀”……
有一次,李白去历阳县,县丞设下酒宴招待他。李白一边举杯一边夸赞历阳县的山美、水美、酒也美,但美中不足就是人不美,因为没人能陪他喝酒。于是他发挥自己的文字功底,硬是写了首诗来激将县丞,嘲笑他表面上以陶渊明为榜样,可喝起酒来却毫不痛快,徒有虚名。这损人的功夫,肚子里没点儿墨水还真不行。
tyrt.png
tyuty.png
7
张旭
字伯高,一字季明,苏州吴县人,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其草书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并称“三绝”。
他不拘小节,饮酒三杯之后就会趁着酒兴挥毫泼墨,其书法风格恰如云烟之泻于纸张,自如飘逸。据说他还曾在王公贵戚面前脱帽露顶,用头发沾墨来书写草书,被传作一段佳话。
8
焦遂
唐朝人,以嗜酒闻名,与李白、贺知章等人为酒友。焦遂虽为平民,但因其卓越的酒量和豪爽的性格,得以与众多文人雅士并列“饮中八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描述他“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彰显了他酒后的雄辩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