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添加关注
我身高175cm。1年半之前,体重只有108斤。 当时虽然腹肌非常明显,但 ......
公众号:
联系QQ:
172
热度
其他信息
我身高175cm。1年半之前,体重只有108斤。
当时虽然腹肌非常明显,但由于整个人又细又长,所以即使我露出腹肌,在同学的眼里,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瘦子
而到了今年,也就是2024年,我的体重已经达到了134斤,增重26斤。
不仅腹肌还在,而且人宽了整整一倍,现在再也没有同学调侃我瘦了
这种替自己赢一次的感觉,真的很爽!
但实不相瞒,最开始增肌时,我也是走了不少弯路的。
之所以后面能突飞猛进,我想和我这4个观念的转变有关——
把徒手训练,换成负重训练
“每天100个俯卧撑,3个月胸肌暴涨”,不瞒你说,这样的短视频我经常刷到,也试着做过。
但我发现,胸肌只是在第一个月时稍微变硬,往后就静止不动了,没有变大。
难道是做俯卧撑的方式不对?于是我开始把做俯卧撑的速度变慢,去找胸肌发力的感觉,或是宽距、窄距、钻石俯卧撑轮番练。
花式俯卧撑是练成了,但胸肌依然没有“暴涨”。
去b站找健身干货才发现,原来肌肉维度增长需要“负荷渐进”,也就是不断给肌肉更重的刺激。徒手俯卧撑,胸肌承受的只是(不变的)体重而已,难怪不会持续变大。
于是我买来了弹力带和能调重量的哑铃,开始在宿舍练起了卧推,以此来替代俯卧撑。
也正是这次在b站搜索健身资料的契机,让我认识了“卓叔增重”。
从只盯着腹肌看,到注重显壮的部位
《瘦子怎么练,更容易显壮?》是我看的卓叔的第一个视频。
里头讲到,胸、背和腿这些大肌肉群,练大了就能把衣服撑起来;肩部的三角肌长在身体两侧,练好了从正面看,人会马上变宽。
原来除了腹肌,我该有的都没有?!
于是我按照卓叔视频里的指导,开始上下肢的分化训练。手臂也是我很喜欢和在意的部分,所以也会给自己加练。
找对了方向,再加上不断的负荷渐进,我的进步开始越来越快。
从追求大大大重量,到“主动减重”
在宿舍打好基础之后,为了继续负荷渐进,我在大一上学期开始转战健身房。
健身房里,我看到很多“大只佬”练得很好,用的重量也很大。这让我非常羡慕。
“既然要负荷渐进,那不就是要用大重量嘛?”于是我豁出去了,每次训练都选一个只能做5个左右的重量(5RM),干就完了。
记得最开始做深蹲,一个女生和我轮换用自由深蹲架。她用40kg做组,我虽然只能用30kg,但为了面子,我咬着牙不卸片,歪七扭八地扛住了这个重量。当时还因为深蹲重量又进步了,沾沾自喜了一阵子。
这样练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虽然确实在增肌,但关节的刺痛出现得越来越明显。
再打开老早之前收藏的卓叔动作教学,我发现自己很多训练要点都没有记住。比如说深蹲膝盖不能内扣、卧推背部要收紧(明明是练胸,背部竟然也那么重要!)、硬拉不能弯腰,引体向上不能耸肩等等。
原来除了负荷,增肌更强调的是“静下心来打磨动作”的渐进。
我只能老老实实地降重,光是深蹲就从空杆重新开始,一步一步去记每个细节,比如双脚站距、膝盖轨迹、肩胛骨位置等等。
这么练虽然用的重量小了,“面子也不要了”,但确实找到更多目标肌群的发力感,比之前用大重量瞎练的方式更容易练出感觉。
从完全不在意吃什么,到“每天找肉吃”
在我体重涨到120斤的时候,它就卡住不动了。
我以为是到了所谓的瓶颈期,正准备加大训练量的时候,就翻到了卓叔发过的视频《瘦子吃不够,会越练越瘦?》:
“肌肉是在休息时增长的。而且肌肉增长需要足够的“原料”和“燃料”,也就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
饮食一直以来都是我的短板。不光胃口很小,还经常因为没考好、朋友之间闹别扭或者心情莫名不好而没有食欲。
我深知自己一吃多就想吐,于是就先入手了增肌粉,用最便捷的方式一点一点增加进食量。
不断养成练前喝粉习惯的同时,我也会在每餐多吃点瘦肉。
逐渐适应增量,在没有感觉不适的时候,我再给自己添了下午的加餐和宵夜。在保持撸铁习惯的情况下,我卡住的体重又有了变化,训练时的乏力感也少了很多。
看来我不是天生就胃口小,胃口真的会根据身体的需求,被一点点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