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忙着过年。差点忘了我还有个公众号。
不好意思,实在不好意思。
今天推一篇读者倾诉。
图片
中国人过新年,喜欢加一句大过年的。简单来说,在过年的日子里,没有什么矛盾是放不下的。
可总有一些内容成为彼此的致命伤:
考上什么大学了呀?
工作了么?
工资多少?
今天我们这位读者就属于以下这块。
图片
(截图传播已经过当事人同意)
倾诉人小Q,和我一样是名应届生。因为没有合适的工作,迟迟没有动身,因此遭到了父母和亲戚的话柄。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上,也许我会劝她想开点,世上哪有一份工作是十全十美的。
可站在同龄人的角度上,我理解她。
作为明年毕业、今年实习的大学僧,我从去年就为自己物色岗位了。
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这两年大学生就业的压力真的很大。
图片
我算是比较幸运的那波人,从进入大学就开始新媒体写作,所以无论是简历还是能力,都稍微比同龄人强点。包括投简历走的也基本是内推通道。
但是也很不幸,因为学校的一些迷幻操作,最终拒掉了通过的offer,导致今年又要重新找。
过程也是较为曲折,见识到了一些很迷惑的HR,有的递完简历,就不理人了。
有的拿着应届生的身份疯狂打压,往死里压薪资。
还有的堪比黄世仁,希望你又能写推文,又能搞运营 最好还能拍一下短视频。
在此之前,我从没有想过这些在业内比较有名的公司,内里竟然这么乌鱼。
但从始至终,我从没有想过随便找一份工作。
就像从小Q的倾诉里可以感受到,她是一个很认真的女生。对自己要求高,所以也不愿意随便找一份工作。
我相信这样的人最终发展都会很好。
而在父母的角度上,包括我的父母也是,他们一直觉得:
编制工作〉国企工作〉本地私企工作〉互联网行业〉有工作〉自由职业=没工作
矛盾自然就产生了。
图片
比起找工作这个细节,其实我更想和大家交流的还是“与父母沟通”这个话题。
不是很清楚大家的状况,但是“大过年的”这句话在我们家基本上形同虚设。
每到过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愉快的声音。因为平时大家都忙,有的工作有的上学,根本没有交流。
而过年一大家子都待在小屋里,不得不交流,这个时候就会提起来了:
什么时候换工作呀?
什么时候去相亲呀?
这个月稿费多少呀?
一言不合,就容易吵架。
就在昨天,我姐和我妈吵了一架。
事件背景是:
我姑比我妈小几岁,然后我表姐和我姐同龄,表姐已婚有子,我姐还是单身贵族。
饭桌上,我姑很自然地就提到了这个话题:
甄美丽,你什么时候结婚啊。再不结婚以后就没人养你了。靠兄弟养是靠不住的,以后兄弟也要结婚。
被我姑一拱火,我妈很自然地开始催婚。
于是我姐的脸色就开始不好看了,她直接怼道:结婚需要房子,姑姑你借我100万买房子,我就结婚。
这里补充细节:我姑虽然子女结婚早,但是她为了给儿子、女儿准备房子和嫁妆,大动血本。结果因为娘家势力浅,还被婆家压了一头。
图片
双方这种行为相当于互戳痛处。
饭局自然不欢而散。
如果我是一个鸡汤博主,这个时候就可以呼吁大家保持家庭氛围和谐,大过年的多吃菜,少吵架。
诶~我不是。
我觉得必要的翻脸是需要的。
结不结婚,生不生子,关你p事。甭说你是亲戚,就是父母又如何。
关心可以,干预不行。
翻脸,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
图片
当然翻脸之外,也需要温情的弥补。
最近上映的电影《你好,我是李焕英》中有一幕,我觉得很唏嘘。
穿越回去的贾玲,因为出于对母亲的愧疚,决定给母亲找个对象。
当然,不是她那个不争气的爹。而是让妈妈嫁给富二代沈光临(沈腾),不生下自己,这样就不用过又累、又穷、又操心的一生了。
图片
我一直觉得,为人父母子女一场,最深远的爱,不就是希望你我变得更好么?
所以有朝一日,我的儿子也好,女儿也罢。他们不想要结婚也好,不想工作也罢,我都会视情况支持他们。
为什么父母会逼孩子结婚?
我想绝对不是因为收回20多年来的生活费,也不是希望孩子嫁入豪门,自己“鸡犬升天”,而是希望有人照顾自己的孩子,她过得好罢了。
为什么父母会逼孩子找工作?
也只是希望他独立,有朝一日,自己先一步离开人世。可以提前看到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照顾的很好。
正因如此、
如果我的孩子他们不需要别人的依附,不喜欢一份工作,而且可以养活自己。
我真心支持他们。
相对一部分爸爸妈妈说:
爱不是面子问题,不需要看他人想法。所以请你支持你们的孩子。
也想对另一部分爸爸妈妈说:
你只能给予自己的父母子女建议而不是干涉的权利。
这听过去或许残忍,但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
图片
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我们都不会再次相见。
所以这辈子,请好好的爱彼此吧。